以人民生命安全为出发点,顶格处罚不为过。疫情期间,口罩等防护用品已经上升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而国内产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填补缺口,导致防疫用品紧缺,出现“一罩难求”的现象。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的迫切心理,或制售伪劣产品,或以套路进行网络诈骗,于情于法皆不能容忍。在口罩上做手脚,就是为蝇头小利而置他人生命安全于不顾。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许多“平凡人”不顾个人安危冲到防控一线,而制售伪劣产品的不法分子,让成千上万的人用上不合格的防护产品,这是在谋财害命。对于这类涉及疫情防控的违法行为,零容忍、出重拳,是对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负责。
疫情期间严惩不法分子,有助于保障社会平稳运行。稳定的市场秩序,是疫情防控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当前,国家举全国之力保障医疗物资供应,企业产能满格发力,各类企业助力医疗用品生产,从而维护市场秩序,稳定民心。不法分子借疫情大发不义之财,更有甚者将口罩生意做成“传销”,层出不穷的非法牟利手段,是与疫情防控工作“唱反调”,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扰乱正常社会秩序。对于危害疫情防控工作的不法行为,早发现、早治理,依法从重处罚,是疫情防控期间稳定社会秩序的刚性要求。
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必须依法防疫。法律划定人的行为底线,也是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的有力武器。疫情防控工作,不只是一线医护人员的治病救人,更是一场全方位的总体战、阻击战。面对疫情,依法防疫提供硬核手段,及时扼杀非法勾当。习近平总书记在防疫关键时刻强调要“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推动疫情防控在法治的轨道上开展,既是对不法分子的严惩不贷,也向社会公众发出明确的警示讯号,避免潜在违法行为的发生。
此次疫情不仅是对中国疾控工作的大考,也是一次法治大考。严把每个环节,充分发挥法律准绳对社会的治理作用,才能收获一份出色的抗疫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