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保健”陷阱 老年消费者谨记八个“不要”


发布时间: 2019年03月31日
从浙江省市场监视管理局官网得悉,3月15日下午,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浙江省消保委结合召开整治“保健”市场乱象百日举动效果发布会,并举行四大电商平台“担心消费”承诺签约典礼。会上,发布了浙江省展开“保健”市场乱象结合整治打工状况及典型案例,消保委发布“防备‘保健’圈套,老年消费者谨记八个‘不要’”的消费警示。防备“保健”圈套  老年消费者谨记八个“不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的放慢,消费范畴中老年消费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同时老年消费成绩也日益突显。一些不法商家应用老年人获取信息较少、对“保健”商品需求较初等特点,经过设置消费圈套等手腕,骗取老年人财富,致使老年人的合法权益遭到损害。商品信息验证中心2018年全省消保委零碎共接到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类赞扬357起,比上年同比上升125%。?此,浙江省消委会发布2019年1号消费警示----防备“保健”圈套,老年消费者谨记八个“不要”。面对保健品不法商家的诸多骗局,请广阔消费者,特别是老年消费者谨记八个“不要”。一、不要参与任何方式的会议推广。不法商家?招徕老年人,少量运用会议推广手腕,成?其牟取暴利的重要方式。其假借社会公益组织或知名单位名义,举行所谓的公益活动。经过发放宣传单、发起引见人引见身边的亲戚邻居(引见人会有礼物,或许“人头费”),以到达上当人数的最大化。请广阔老年消费者留意:不要参与任何方式的会议推广,不要给不法商家有无隙可乘。二、不要泄漏任何团体信息。不法商家?了失掉老年人家庭消费信息,会用尽一切手腕,比方参与活动注销送小礼品获取电话和家庭住址,紧跟着就是电话和上门慰劳,目的就是详细理解老年人的领取程度,以便一对一停止诈骗。商品信息验证中心请广阔老年消费者留意,不要由于一些小利益,就把团体信息随意通知给别人。三、不要体验各类“收费”。不法商家在先期推销时通常会采取发放收费日用品、赠送药物、收费义诊、收费旅游、养生度假等方式,给老年人制造不花钱就能看病、白旅游、得实惠的假象。请广阔老年消费者留意,不要贪图小廉价,防止因小失大。四、不要置信所谓“专家”。不法商家应用所谓的专家做宣传,经过讲座、义诊等方式,消除老年人的顾忌。?了宣传保健商品的效果,讲座人往往被冠以国度初级养分参谋、军医老专家等各种头衔。?了让老年人对商品疑神疑鬼,讲座者在宣传方面大做文章,?商品销售做足铺垫。请广阔老年消费者留意,不要置信所谓的“专家”,身体有疾病,请及时去医院找真正的专家治疗。五、不要被“亲情攻势”感动。不法商家的推广人员用得最多的就是打亲情牌,采取“温情攻势”,投其所好,经过各种“话术”极尽所能地拉近与老人的情感间隔,不时对老人们嘘寒问暖,关怀老人的疾病,自动上门陪老人拉家常、做家务,经过逐渐的交流来骗取老年人的信任,感动老年人买保健品。有的推销员?了套近乎,采用死缠烂打的办法,每天一个关怀电话,偶然送点水果,真比服侍亲爸亲妈还热情。请广阔老年消费者留意,不要随便被这些所谓“亲情”感动,亲情的面前是财富的损失。同时,也希望家庭晚辈要更多关怀老人的肉体生活,多沟通、多交流、常联络。六、不要置信“高科技”、“知名机构”。保健品往往会打出“高科技、专利商品、绿色环保”等旗帜来吸引老年人;或请名人、明星代言,证明保健品有神奇的保健成效;有的在宣传单上罗列了疗效神奇的案例,甚至在宣传单上印着“中国医师协会”、“中国保健协会”、“著名医院”受权等字样,骗取老年人的信任。其实,这些号称神奇的保健品往往就是普通保健品,甚至是冒充假劣商品。请广阔老年消费者谨记,不要置信所谓的“高科技”、“知名机构”,在购置保健品,尤其是金额过高的商品前很好与晚辈磋商,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七、不要置信所谓的“成效、疗效”。不法商家往往大肆宣传有限缩小保健品的成效、疗效,模糊保健品和药品的区别,让老年人误以?本人买的是药品。有些甚至被吹成“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商品信息验证中心请广阔老年消费者谨记,保健品不是药品,保健品不能医治疾病。八、不要置信“有效退款”。不法商家?了推销商品,添加老年消费者信任感,会当场作出“随时可以退货”等承诺,但真正需求退款时,才发现难上加难。请广阔老年消费者留意,不要置信不法商家的当场承诺,如真有购置需求,要讨取正轨票据并妥善保管,搜集保存好宣传材料,当本身维权无果时,及时到外地消委组织赞扬、向相关行政部门赞扬或经过司法途径及时维护本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