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信息验证中心近日有媒体报道,无印良品北京巴沟华联店在北京工商局海淀分局日常抽样检测时不配合,且多款销售商品未注销,甚至有肃清后台记载的行为。距检测曾经过来将近一周,涉事门店照旧正常开门营业。
中国网财经记者联络到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相关担任人,对方表示,目前事情还没有停顿,假如有后续停顿会随时联络。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9月26日,无印良品上海总部任务人员回复中国网财经记者的问询,表示:“工商局人员要求无印良品北京华联万柳店关店,而商场方要求在工商局人员分开后,再次开店营业。在商场方已知晓再次开店能够会受四处罚的状况下,北京华联万柳店再次开店营业。”
9月26日下午,记者走访无印良品万柳华联店发现,店内多名顾客在挑选商品,领取结账,营业正常。多位在店员工回绝向中国网财经记者泄漏有关反省的更多信息,并表示:“营业并未遭到影响,有任何成绩向无印良品上海总部讯问。”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拒检”面前缘由难明
据媒体报道,9月21日,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委托北京市产质量量监视检验院对无印良品北京巴沟华联店销售的木制家具展开流通范畴商质量量抽检。面对抽检,店铺任务人员存在冲突心思,回绝配合抽检任务。
在抽检现场,无印良品方并未表现出积极配合的态度。现场视频显示,在执法人员出示行政执法证和抽检告诉书并标明来意后,无印良品店长将执法人员带入仓库。在执法人员抽检商品时,发现检测商品并未在现场摆放,店长向新华社记者解释说:“选购商品的消费者不多,因而并没有上该商品。”
当天,执法人员还要求反省被抽检商品相关的票证账簿、货源、数量、存货地点、存货量、销售量等信息,但遭到店内任务人员的回绝。在执法人员坚持下,该店店长赞同在其外部商品零碎外调询被抽检商品信息。但执法人员看到,此时零碎后台无信息注销。
对此,无印良品上海总部则回复称,当日工商局人员要求对3款商品各两件停止抽查,辨别为榉木衣架、低型餐桌/橡木和组合式木架/2层/白橡木。在执法人员发现店铺现场无实践库存的状况下,运用店铺零碎停止库存查询,但零碎未能确认库存状况。
无印良品上海总部同时还表示,该行为被以为是店铺对工商局抽查任务的“不协作”。
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商品科科长王健表示,目前曾经对当事人的守法行为停止了取证,下一步将依据调查后果做出相应了处置。
随后,中国网财经记者向无印良品上海总部讯问无印良品北京巴沟华联店的封闭时长,店铺重新倒闭前面临的处分,以及应由店方还是商场方承当的成绩,但截至发稿尚未失掉回复。
品牌研讨专家顾环宇向中国网财经记者表示,对任何品牌来说,恪守外地的法律是一个品牌根本的门槛,假如这点都做不到,就不必谈全球运营和品牌的本地化。不恪守外地的法律、不配合相关部门的执法任务,这是很大的成绩。任何一个国际大品牌,那一定是方方面面都表现得比普通品牌愈加优秀,包括尊重外地法律,尊重外地有关部门的执法,尊重外地文明。
纺织服装管理专家、上海良栖品牌管理无限公司总经理程伟雄对此事则提出疑问:“门店不配合不代表无印良品不配合,能否门店管理者需求更下层管理者同意才会配合?”同时也表示,“呈现这类状况理,这类跨国公司应该去反思,单一事情假如剧烈对立影响的是企业久远开展,哪怕抽查单个门店有成绩,积极配合还是会失掉体谅的。”
“关店也会影响商场生意的,既然接到关店又开店这面前一定有缘由,第三方无法解读。”程伟雄如是说。
4年9降争夺市场
2012年至2016年是无印良品在中国的高速增临时,2011年时仅有36家店,2016年底便已开出第200家。在中国和日本的领头下,无印良品在东亚地域的业绩不时增长。
不过,随同扩张,以及消费者对性价比要求愈加苛刻,无印良品在中国近两年的开展亦开端不时呈现瓶颈。
8月底,无印良品宣布在中国市场近4年来的第9次降价,此次降价最高幅度达四成。
地下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无印良品2019财年一季度,无印良品中国市场营收达184.4亿日元,同比增长18%。而相比之下,其外乡地域就略显“拖后腿了”。日本外乡市场同期营收为688.3亿日元,同比增长6.5%,利润仅仅上升 1.3%。
集团总裁Satoru Matsuzaki 松崎晓在财报会上称,无印良品将会持续投资中国,由于日本市场的人口老龄化,以及门店饱和令公司不得不停止海内扩张。
想要中国的市场却不配合监管,这样的无印良品究竟能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