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信息验证中心“双11”、“6·18”等促销节,正成为众多电商和批发平台提升销售成果的“黄金节日”。国际电商智库电子商务研讨中心最近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网络批发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去年中国网络批发市场额打破7万亿元,年度促销节、线上线下交融成为新的助推力气。但是,历经屡次电商促销之后,消费者已变得成熟,对电商促销也有了新期盼:多些创新,少些“套路”。
技术创新成促销亮点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每年促销节,电商们都会推出各种促销方法吸引消费者,往年“6·18”,科技成为新卖点。
京东宣布启动“6·18”活动时,将片面展示科技才能作为宣传重点。相比前两年的无人机、无人车,往年京东推出了一款无人重型卡车,将来它无望大面积运用于京东物流。苏宁物流也亮相了一款“行龙一号”无人重卡,同时正在布局无人仓、无人机,打造全流程的无人化布局。
随着批发业线上线下交融趋向增强,线下科技使用成为电商的新博弈点。例如,京东在“6·18”前夕推出加强理想试妆镜等技术,协助线下实体店进步顾客消费体验。应用这些新技术,消费者拿起一件衣服照镜子时,镜子上会呈现这些衣服的相关信息、其他顾客的评价等,还会依据顾客习气引荐搭配。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当然,补贴券和秒杀促销也是各个电商“保存曲目”。阿里持续推出津贴红包,京东异样推出了多种方式的优惠券和秒杀促销。
6月13日,电子商务研讨中心发布《2017年度中国网络批发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报告显示,2017年国际网络批发市场买卖规模达71751亿元,相比2016年的51556亿元,同比增长39.17%。其中,电商科技创新成为提升批发业买卖规模、促进线上线下交融开展的关键。
“随着挪动互联网流量红利不时增加,消费不时晋级,纯电商逐步走向淘汰,而线上线下交融、场景打形成了电商们的新意向。”电子商务研讨中心网络批发部助理剖析师吕昊泽在承受记者采访时表示,“6·18”、“双11”等年度促销节时期,各电商平台除了推出新促销玩法来提升买卖量,也在不时引入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来改造批发业,对网络批发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促销“套路”令百姓生厌
不过,一些电商平台的促销“套路”很多。用券规则让人眼花纷乱,网友吐槽“比奥数还难!”有的因促销降低商质量量,借机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有的先跌价再打折;有的经过虚拟买卖、成交量或许虚伪用户评价等虚抬商品信誉……种种“套路”让消费者对电商促销节的兴味大减。
国度市场监视管理总局近日召开“6·18”网络集中促销活动行政指点座谈会,要求网络买卖平台(网站)运营者强化“第一责任人”认识,不得违犯《网络购置商品七日在理由退货暂行方法》相关规则守法促销。不过从以往经历看,无论是政府部门召集电商座谈的效果还是相关法律规则的落实,实践状况都不尽善尽美。
“电商促销节‘套路’不时的基本缘由在于利益驱动,对电商平台运营者无法完全做到无效监管。”电子商务研讨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剖析师贾路路对记者表示,一方面,电商平台运营者面对平台海量商家,无法做到无效监管;另一方面,电商平台运营者与平台商家有利益关联。也就是说,电商平台运营者对平台内商家的监管自然带有不彻底、不客观、不中立的性质。
商家战争台应放眼久远
如何确保电商实在实行主体责任?贾路路建议,行政监管机关要创新监管形式,树立健全企业信誉信息管理制度,关于守法违规的商家战争台运营者给予及时处分。社会各界要催促电商平台运营者、平台内商家遵违法律法规。平台和商家本身也应充沛看法到守法违规的风险和结果的严重性,不能只看眼前利益。
吕昊泽也提示,电商促销节易催生激动消费,提早透支消费者消费愿望和需求,致使其增加素日的网购消费频率。
“电商想要安康开展,跨平台开放协作是大势所趋,任何平台都不应该逆势而为。”电子商务研讨中心主任曹磊以为,商家和电商平台应是共生、共享、共赢关系。以后挪动互联网流量红利不时增加,电商平台更应不忘开放协作初衷,以愈加容纳的心态,把精神放在改善效劳上,靠提升购物体验度来培育消费者黏性,构成平台、商家、消费者多赢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