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辆共享汽车驶向何方?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19日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在许多城市,共享汽车曾经不是新颖事物。与共享单车相似,交上押金,完成身份认证,就可以体验“随开随停”的驾驶乐趣。随着共享汽车市场的扩展,如何改善用户体验,如何完成标准化运营,甚至如何完成盈利……诸多成绩正考验着共享汽车运营者的智慧。

一面冰山 一面火焰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政策支持,资本助力,从去年开端,各地涌现出共享汽车开展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8年年中,全国注册的分时租赁共享汽车企业曾经超越400家,运营车辆超越10万辆。

剖析以为,共享汽车满足了用户的需求痛点。一方面,在路途、车位资源已成为城市稀缺资源的背景下,共享汽车不添加团体购车量的同时能为人们出行提供便当;另一方面,随着城市购车养车本钱不时上升,共享汽车满足了人们“只用不买不养”的出行需求,且费用不高。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宏大的潜在市场需求空间,让资本和企业都看到商机。有业内投资者声称,汽车分时租赁(小微型客车分时租赁即俗称的共享汽车)是下一个千亿美元的市场,有能够孕育出比滴滴出行、神州专车、OFO、摩拜加起来还要大的巨头企业。

但是宏大市场预期的另一面,则是企业运营的窘境。近期,有媒体爆出,最早进驻山东济南的共享汽车品牌——中冠共享汽车“跑路”了,这招致多位市民的2000元押金难以退还。

其实中冠共享汽车并不是第一家开张的共享汽车公司。5月20日,在杭州市场有着700辆共享汽车,根本掩盖杭州郊区的麻瓜出行正式中止效劳;更早前,去年10月,北京地域共享汽车运营品牌EZZY就曾忽然对公司员工宣布解散。

专家表示,共享汽车作为一项重生事物,一开端就遭到了社会的关注,也是资本方推崇的对象。但共享汽车是一项烧钱很快、赢利很慢的产业,假如没有雄厚的资本,很难取得成功。

用得方便 开得平稳

共享汽车市场存在着较多的不确定性,随着市场的扩展,近期,多起触及共享汽车的交通守法案件发作,有的甚至形成了人员伤亡的严重结果。这使得共享汽车的运营管理破绽暴显露来,并成为亟待注重并处理的成绩。

共享汽车的运营中,商家和消费者存在着一定矛盾。抵消费者而言,共享汽车的用户体验亟待提升。信誉审核工夫长、流程繁琐,上至几千元的押金,为防备用户交通违章最长一个月的押金退还工夫等,让用户体验往往不尽善尽美。有的共享汽车还采取“接力用车”形式,往往停车费用要由下一位“接力”运用者领取,也会影响到用户体验。

而关于运营者而言,头痛的是在征信体系无法全掩盖的状况下,共享汽车面临着运营维护和监管真空地带。比方,用户在车中睡觉、私自占用汽车、乱停车以及拿走、损坏车内物品等不良运用习气如何防备,用车进程中所招致的剐蹭、交通违章等如何处置。

怎样既满足消费者便捷出行的需求,又保证企业运营平安标准,成为行业开展亟须处理的成绩。专家以为,要加大监管力度,填补法律法规空白,才干让共享汽车“开得更稳”。

为标准共享汽车运营行为,上海市自7月15日起实施《上海市小微型客车分时租赁管理施行细则》,围绕运营者、车辆要求、效劳范围、免费管理、信息平安等方面细化规范和要求。比方,要求运营车辆装置人脸辨认安装,要求用户在指定停车泊位停放车辆,不得私自撤除、损坏或许屏蔽车载卫星定位等设备设备。

市场走俏 使用拓展

去年8月,交通运输部、住房和城乡建立部结合发布《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安康开展的指点意见》,充沛一定了共享汽车的积极意义,并明白指出对共享汽车触及的车辆停放、充电根底设备等方面应给予扶持。

公共政策释放出的积极信号,吸引资本纷繁涌入共享汽车范畴。据统计,2017年共享汽车行业融资到达16起,而往年仅前半年就有9起融资事情。随着市场扩展,需求晋级,共享汽车逐步走俏。

日前,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无限公司、西风汽车集团无限公司和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无限公司结合发布,三方将整合劣势资源,合资组建出行效劳公司,打造共享汽车范畴的“国度队”。业内人士剖析,共享汽车的客户是分散的,很难呈现寡头的格式。上述三家企业联手切入分时租赁市场,旨在打造市场“巨头”。

同时,共享汽车也在开辟更多使用场景,成为科技创新使用的“实验田”。比方,北汽集团新技术研讨院与北汽新动力轻享科技完成了无人驾驶共享汽车在半封锁场景下的使用测试。业内人士以为,共享汽车无望经过大数据,从“人找车”变为“车找人”,更精准的停止路况预测和引导,提升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