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虚拟财产被盗如何追回? 广东高院发布2017年度涉互联网十大案例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19日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网络虚拟财富被盗如何追回?微信外挂自动扣费守法行为如何认定?网约车法律上如何评价?……8月6日,广东省初级人民法院发布2017年度涉互联网十大案例,内容涵盖刑事、民事、行政及执行等范畴,及时回应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网约车、网络偷盗、微信外挂顺序领取、网络代驾等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毫不相关的成绩。据悉,这是全国省级法院初次集中发布同类型典型案例。

据理解,目前,广东互联网用户数超8000万,位居全国第一;3G/4G基站130多万座,稳居全国第一;互联网工业产业链聚集广东,高端信息产业根底雄厚,网商创业高度活泼,2017年新增互联网企业超550家,其中产值超10亿企业50多家,潜在涉网络司法需求体量庞大。同时,近年来广东法院涉互联网案件继续加强,据不完全统计,2016、2017年,全省新收民事一审中涉网络案件近2万件,结案标的总额超7亿元。其中,广州两级法院受理的互联网案件数占全省90%以上。从案件类型看,损害作品信息网络传达权纠纷、网络购物合同纠纷、网络效劳合同纠纷、网络侵权纠纷、网络金融纠纷等超50%,其中,损害作品信息网络传达权纠纷增幅最大,增幅达100%。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随着电子商务、共享经济等新业态的不时开展,新类型涉互联网案件不时增多,给社会管理形式和司法审讯方式带来了不小的应战。广东高院审管办有关担任人表示,涉互联网案件存在侵权赔偿数额计算难、电子人证数据恢复难等特点,法院需求不时理解行业的运作规律,才干更好地发扬司法裁判标准互联网有序开展的作用。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此次发布的涉互联网十大案例,具有典型性、新颖性和普适性,为进一步厘清虚拟网络主体之间法律关系、权益边界、责任范围提供明白指引。此次发布的涉互联网十大案例中,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的杨某等偷盗游戏配备案件,三名“网络神偷”偷盗700多起,被盗虚拟财富14.3万元,被害人普及北京、上海、广东等25个省市,涉案金额宏大,依法遭到宽大。广州市海珠区人民法院审理的全国首宗“微信”外挂案件中,张某等三原告人犯以提供侵入、合法控制计算机信息零碎顺序、工具罪被判处有期徒刑,该案为厘清涉“微信”等新型网络立功的定罪量刑提供新的审讯思绪。此外,针对特定手机以合法手腕窃取手机ID密码、倒卖手机ID及解锁信息等行为,有能够冒犯合法获取计算机信息零碎数据罪、进犯公民团体信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