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出一盒假BB霜 网店被罚8万多元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15日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潘某、叶某在拼多多平台上运营网店,由于缺货,他们从另外一个电商平台的商家那里进了一盒韩国谜尚气垫BB霜,快递给买家。没想到,“买家”实践上是拼多多平台的日常抽检员。

BB霜被认定为假货,依据拼多多平台的规则,假一罚十,而且是一切历史订单总金额的十倍。潘某、叶某的网店以往关于这款BB霜的销售金额有8000多元,因而,拼多多平台罚了他们8万多元。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潘某、叶某要那家“害”他们售假的商家承当8万多元的损失。8月21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案件。

抽检员隐瞒身份下单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商家调货却遇到了假货

2017年7月,拼多多抽检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向潘某、叶某的网店下单购置了一盒谜尚气垫BB霜、LINE布朗熊保湿粉底液。

可这款BB霜刚好缺货,他们就想到了调货,找到了在另一平台上的杭州某电子商务公司。这家店主营化装品,在其店铺醒目地位承诺货物都是正品,还提供了这款BB霜的进货发票和受权书。在潘某、叶某和该商家的聊天中,店家也口口声声承诺正品。

潘某、叶某下单,由原告店铺间接发货。

后来,拼多多平台抽检员将这款BB霜送往商标权益人处鉴定,鉴定结论为假货。

依据拼多多平台规则,商家销售假货该当领取假货历史总销售额的10倍作为消费者赔付金,而此前这款BB霜在潘某、叶某网店里的销售金额有8000多元,因而被拼多多扣收违约金84363.92元。

潘某和叶某觉得很冤,他们以为这个损失应该要杭州的这家电子商务公司来承当,因而起诉到杭州互联网法院。

8万多元的损失谁来承当

法院经审理后以为,被告的一切经济损失无法全归原告承当。

原告应该赔偿多少

“十倍赔偿”的根据来自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平安法》第二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成绩的规则》第十七条的规则。为保证化装品的卫生质量和运用平安,对食品药品范畴特殊的维护政策可参照适用,故化装品造假依法可按价款的10倍赔偿。

原告杭州某电子商务公司85元卖了一盒假的BB霜给被告,法院支持原告应该赔偿被告该商品价款85元的10倍即850元。

调货是不是就能免责

至于潘某、叶某临时以来一共销售的8000多元该BB霜,如今无从判别真假,也并非全部从原告处进的货。所以基于这个8000多元总销售额发生的十倍赔偿,都要由原告来承当不合理。

而且法院在审查中发现原告确有局部受权,其实也不扫除原告网店是真货假货掺着卖。但是既往销售都曾经无从查证了。

依据法理,被告潘某、叶某的其他损失系与第三人依据合同商定发生(即向其别人进货),该合同违约责任不具有地下性,别人对其商定内容通常并不知晓,普通不具有可预见性。原告销售涉案商品时并不知晓,因此不应将该局部责任归责给原告,采纳被告的其他诉讼恳求。

拼多多重罚合法吗

关于拼多多平台制定的总销售额的十倍赔偿,有惩罚性赔偿的意味。为了标准电商平台内各运营者的运营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电商平台有权与店铺运营者商定比法定责任更高的违约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