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信息验证中心近期,有媒体报道,消费者到银行存款,被销售人员误导购置了保险商品,引发关注。对此,中国银行保险监视管理委员会日前发布消费提示称,一般金融机构、保险销售人员的销售误导行为,影响行业抽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消费者在购置银保商品时需求谨防以下三类销售误导行为: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一、混杂商品类型。以储蓄存款、银行投资、基金等其他金融商品的名义宣传销售保险商品,或将保险商品宣传为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机构共同开发的商品等,没有照实向消费者阐明所引荐商品是保险商品。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二、夸张商品收益。对保险公司的股东状况、运营情况以及过往运营效果停止虚伪、夸张宣传,或对保险商品的不确定利益承诺保证收益等,没有照实向保险消费者阐明人身保险新型商品等保单利益的不确定性。
三、隐瞒商品状况。没有照实向保险消费者阐明与保险合同相关的重要信息,比方隐瞒保险商品的除外责任,提早退保能够发生的损失,费用扣除状况,犹疑期的起算工夫、时期以及享有的权益等。
银保监会表示,针对银保商品销售误导行为,监管部门将依法采取监管措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消费者在购置银保商品时,也要留意防备销售误导风险:
首先要确认销售资质。依据相关规则,商业银行销售人员应遵照相关监管要求并具有代销业务相应资历,销售人员相关信息及其销售资历该当在专区内停止公示,除本行任务人员外,制止其别人员在营业场所展开推广活动。建议消费者依据专区内公示信息,判别销售人员能否为银行任务人员及其能否具有代销保险业务相应资历。
其主要理解商品信息。依据相关规则,商业银行该当向客户提供并提示其阅读相关销售文件,以请客户誊写风险提示等方式充沛提醒代销商品的风险,销售文件该当由客户逐一签字确认。
此外,消费者还应积极配合“双录”。目前,除电话销售业务和互联网保险业务之外,商业银行销售保险时期超越一年的人身保险商品,应在获得消费者赞同后,对销售进程关键环节以现场同步录音录像方式予以记载。
据悉,依据相关规则,商业银行代理销售的保险商品保险时期超越一年的,应在保险合同中商定15个自然日的犹疑期,犹疑期自投保人收到保险单并书面签收之日起计算。投保人在犹疑期内可以无条件解除保险合同,保险公司除扣除不超越10元的本钱费以外,退还全部保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