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被当网约车载客引质疑 平台方回应:坚决制止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14日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据中国之声《旧事晚顶峰》报道,近来,华北等地遭遇了连日分散性强降雨,这也让不少人在出行时遭遇了打车难。但是有网友“另辟蹊径”,打不到车,也叫不到网约车,就叫辆货车下班去。“货拉拉”是同城货运叫车平台,这两天,“货拉拉”载客的音讯在网上引发争议。运用这样的平台“不拉货只拉人”,能否契合相关规则?

近日,一张冤家圈截图在网上热传,该网友称,早上起来暴雨将至,打车平台叫不上车,间接打了一辆“货拉拉”,顺利下班。随着截图的少量转发,有网友质疑,“货拉拉”货车载客能否契合相关规则?还有网友对货车载客的平安隐患表示了担忧。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对此,7月16日,“货拉拉”回应称,发现状况的严重性,坚决制止此次事情。依照相关交通法规规则,货运和客运分开,“货拉拉”不能承受客运订单。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地下材料显示,“货拉拉”是一款专注于货运O2O范畴的APP,业务方向定位为同城即时整车货运。而记者调查发现,和这位网友一样,已经把“货拉拉”当成网约车运用的用户还大有人在。

石家庄的王先生(化名)通知记者,几天前由于赶工夫叫了一辆“货拉拉”。“由于那天下雨,网约车没有人接单要等好长工夫,而且最次要的是还得加钱。冤家说也可以用‘货拉拉’,大约我叫完不到一分钟,就有徒弟跟我联络了。”

王先生以为,除了心甘情愿赶工夫外,一些人选择叫“货拉拉”或许也是由于其价钱绝对适宜。“间隔大约在七公里,领取了24块多。它的免费规范是五公里免费22块钱,这是一个起步价,超越五公里后每公里加2.8元。假如间隔超越五公里,算上去比打车还要合算。”

记者翻开“货拉拉”APP发现,在输出发货和收货地址后,除了选择车辆大小之外,并没有选项要求填写所运货物的详细称号。而在其货物托运效劳协议中,除了规则制止托运风险品、禁运品及赃物之外,也并未对人员乘车作出明白制止性规则。

为了验证“货拉拉”的货车能否真的也能像“网约车”一样运用,记者在北京经过手机APP下单,一辆间隔2公里的小面包车很快接单。记者在没有携带任何货物的状况下顺利上车。

司机:像你这种状况都不让,如今货拉拉,只需不拉货可以拒单。

记者:就是让司机拒单是吧?

司机:对,由于下雨,如今滴滴打不上车。之前在屏幕上写着,像这种状况可以拒单,如今货拉拉的平台上没有了。

司机表示,相似的状况曾遇到过屡次,实属无法。虽然晓得这种方式违背相关规则,平台也制止此类行为,但也没有相应的监控措施。

最终,一段5公里左右的路程,记者共领取了33元。据理解,依据北京市此前发布的针对网约车的相关规则,车辆应契合提供载客运输效劳的根本条件。由此可见,“货拉拉”平台运营的车辆性质与网约车存在分明不同。关于近期呈现的“不拉货只拉人”行为,平台如何防备?

记者拨打了“货拉拉”客服电话,任务人员表示,平台已告知司机货厢载人属严重的违规行为,假如司机接到此类订单,会引导司机回绝完成订单。

有法律界人士指出,消费者把“货拉拉”平台上的车辆当作“网约车”运用,存在一定风险。假如消费者明知其车辆性质,仍将其当作网约车运用,且平台已尽到提示消费者留意的义务,一旦遭遇交通事故,消费者也需承当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