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局五花八门 揭秘中奖背后陷阱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08日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近段工夫,世界杯足球竞赛让球迷大呼过瘾,可是随同着绿茵场上每一次精彩出现,“中奖了”“您被评?侥幸观众”等信息也不时骚扰着人们。现实上,“中奖”骗局不断被社会诟病,近期不少读者来信讲述被骗阅历、分享防骗对策,普遍看法到,面对引诱,小心“馅饼”是圈套。

骗局:“中奖”骗局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是强买强卖,不领奖还不行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前几天,湖北云梦县的周晓文遇到一个中奖骗局。他忽然收到一封邮件:“尊崇的邮箱用户,您好!您已被某节目抽选?侥幸观众,取得二等奖。”周晓文随即点开邮件中的链接,是活动“官网”,下面有奖项设置:一等奖是奖金98000元人民币与小轿车一辆,二等奖是奖金78000元人民币与笔记本电脑一台,三等奖是奖金3800元人民币与手机一部。周晓文还在网页上看到很多“颁奖现场”图片,比方掌管人与“中奖者”的合影。

网页拉到最底端,周晓文开端有了警惕。这里的“本活动最终用户协议”明白声明:本栏目?避免别人歹意扰乱活动次序,曾经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请求法律维护。您的材料被零碎保管之后,若当天内没有操持相关手续,将被视?自动保持,零碎将自动把您所填写的材料提交到您外地法院,起诉要求违约用户依照法律和合同的规则赔偿违约金5000至1万元。

接上去是填写中奖者材料了。周晓文思索再三,胡乱填写了一份团体信息,后果引出了“活动主办方”的庐山真面目:“由于本次活动奖项十分丰厚,发放奖项将会发生如下手续费用:奖金汇划费50元,奖品邮寄费150元,奖金及奖品的平安运输保险押金2600元,算计2800元。”“假如你真的汇出了这笔钱,那将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周晓文在来信中说。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近年来,各类“中奖”骗局五花八门,有的是歹意诈骗钱财,有的是诱导顾客购物。最近,山东威海的张建利到一家商场4楼购物,付完费后收到三张抽奖卡。效劳员说两张是指定奖券,收费支付指甲刀、梳子各一个,另一张需到柜台抽奖。

张建利随意拿了一张奖券,下面显示一等奖。效劳员快乐地说:“您的手气真好。”随后,效劳员从柜子里取出一件玉饰并且说道:“这是一等奖奖品,市场价钱1000多元,您只需付199元钱领走。”

“我对它不感兴味,看样子也不值199元,确定不要后,效劳员很不快乐。”张建利看穿了其中的骗术,他在来信中写道,“商家举行一些抽奖活动,让顾客有意中奖,顾客以?本人捡了廉价,实则是商家变着手法促销商品,而且往往是一些畅销品。”

翻阅读者来信,其中匪夷所思的是,“中奖”明明是骗局,有的不法分子反而强买强卖,让“中奖者”不领奖还不行,河南洛阳的读者刘桂华就遇到了这样的“奇葩”事。前几天,刘桂华看到路边有人搭个棚子,呼喊着收费抽奖。依据规则,抽奖自身不要钱,但必需有至多1200元的现金或银行卡余额不少于1200元,抽中哪个奖,你就有资历把对应奖品“优惠”买走,而且必需买走。刘桂华在来信中说:“我首先按要求把银行卡交给他们验了资,后来没想到是一抽即中。对方立刻敦促我输密码刷卡,我反悔了,后果他们就不给我卡,旁边还有不少人数落我。面对要挟,我说再这样我要报警,他们这才有人出面和事。预先,我才发现旁边的人都是托。”

上钩:“中奖”骗局屡屡未遂,与“中奖者”的投机心思有关

关于各类“中奖”骗局,近年来各地各部门展开了一系列专项整治举动。但是有的不法分子仍然铤而走险。在河北唐山读者艾立起的来信中,记者看到一个说法——赶“圈集”玩“抽奖”,是指居无定所、业无定点的散兵游勇,专门到城郊的一些早市、夜市和乡村集市以“抽奖”?名,设局害人,骗取钱财。

来信中,艾立起讲述了本人的亲眼所见:往年3月,市郊早市,一对青年男女。女的担任推销奖券,高喊“收费抽奖,中奖率100%” ,男的担任“兑奖”。只见一位老汉随意一抽就中了一等奖——价值200元的高档收音机。兑奖时,这对男女要老人交纳50元手续费,老人不肯并且表示不要奖品了,可是对方说,“不要不行。奖券翻开了就得兑现。”一个月后,笔者再次回乡村老家,在集市上看到的还是那一对男女。一个老大妈花掉60元抽了一大堆“奖品”,这些标价总值300多元的“奖品”其实都是“一元店”淘汰的废品。

“中奖”骗局?何屡屡未遂?这和“中奖者”的投机心思有关。山东威海读者石志新说,“不少人在做一夜暴富的梦,不靠兢兢业业斗争,总是抱着投机心思,这样的人十有八九会跌跟头。”

“中了100万元大奖不要张扬,不要通知任何人!”这句话也是骗子习用的忽悠招数,牢牢抓住了被骗者发“横财”后怕他人晓得的心思。前不久,山东的刘先生收到一张由广州某公司寄来的黑色宣传单,宣传单上还有一个刮奖区,刮开后发现中了“二等奖”,奖金?100万元。

刘先生又惊又喜,刻不容缓地联络对方,要求领奖。随后,骗子一边引见领奖顺序,一边诱骗刘先生先后领取了7800元、9000元、20000元。其间,骗子屡次提示:“你中了100万大奖,先不要跟他人讲,就是拿到奖金后,也不要张扬。”

就这样,刘先生把多年积存都汇了过来。但是,对方不但没有打来奖金,却无以复加的要求交纳5万元“保险金”。此刻刘先生忽然警醒,这才报了案。外地警方表示,骗子就是应用受益人容易趋利受骗、轻信麻木、抵抗不住重奖引诱的心思。

一些“中奖者”虽然被旁人警示、劝导,但是依然疑神疑鬼,江苏江阴的读者肖秋云就遇到这样一位老年人。据引见,事先这位老人怀着冲动的心境,小声对大堂经理陆文华说:“我收到了北京某保健公司成立21周年刮奖活动中奖单,中了100万元特等奖,要先向北京市丰台区公证处汇款1万元公证费,才干拿大奖。”陆经理马上识破骗局,“国度规则普通有奖销售团体奖金最高只能5000元,向公证处汇款不能够是团体账号。”陆经理在劝说的同时,旁边许多任务人员、客户也围拢过去劝说,但这位老年人十分顽固地以为下面有大红公章,有公证处公证,不会是假的。近1小时劝说有效后,陆经理只好报警,派出所民警再联络他的儿子,在大家一同劝说下,这位老人才作罢。

管理:打防结合、多措并举,让“中奖”骗局无处藏身

读者来信反映,群众的防骗认识和识骗技艺明显提升,遇到“中奖”骗局,越来越能感性考虑、精确判别。其中,吉林临江的读者郑开秀讲述了一段阅历:

去年冬天,郑开秀忽然接到一个电话,自称某电商平台的客服人员,“祝贺您中奖了,奖品是护肤品套装一套,价值1800元。”

郑开秀听后很快乐。此时,对方又启齿了,“奖品是海内配送,需求您收到货品后本人领取邮费298元。”“?了补偿您领取邮费的损失,我会给您随货品寄一张价值300元的联通充值卡。”

“以我多年的购物理解,这种福利不像该网站应有的作风。”郑开秀立刻认识到这能够是一个骗局,随即挂掉电话,并给电商平台的人工客服致电,对方很慎重:“从未听说此类试用装活动,一切中奖公告均以网站通告?准,希望您仔细鉴别。”郑开秀一听就知道了。

广东广州番禺区的读者袁斗成表示,打击诈骗,需求警方、银行、运营商等构成合力,但掌握信息鉴别的才能,尊重知识和知识是见异思迁的底线,凡事经过大脑吸收、过滤和判别,多方征询,及时查验,学会维护本人,自然能筑牢防火墙。

“很多中奖骗局,一无营业执照,缺乏行业监管;二无固定场所,上当的人想维权都找不到债主;三无商品参照对象,出手的商品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蒙骗消费者。”河北唐山读者艾立起建议,管理这类乱象,一要给市场监管人员压担子,在所担任的市场上发作此类景象,就要追查相应的责任;二要加大宣传力度,教育广阔群众进步警觉,擦亮眼睛,避免受骗上当;三要组织意愿者展开巡查,发现此类景象立刻制止,并上报下级机关严肃处置。

此外,多位读者来信表示,监管部门应及时发布预警提示,曝光立功分子新手段,同时强化打击,普及侦防此类案件的经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