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病“修”出大问题 家电维修要小心“套路”


发布时间: 2018年09月01日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汪韬租住在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的一套二手房里。7月中旬,房间的旧空调忽然不制冷了。严冬难耐,他从网上找到一家空调维修效劳商。两小时后,维修工来了,拆开空调外罩捣鼓了一阵说:“应该是主板坏了,修的话700元,您修不修?”

汪韬觉得这?贵的维修费都够再买台二手空调了,于是没容许。

“不修,最初也交了50元上门费。”汪韬说本人不甘愿,点开手机又找了一位徒弟来看。这回只需求加氟,上门费加资料费共收了100多元,空调很快就制冷了。汪韬慨叹:“这?多‘套路’,真不让人省心。”商品信息验证中心

在某网络效劳平台上的一家北京家电维修商,标识?钻石评级、机构认证,宣称能精修各类家电,拥有百余名优秀技师。底下的评论区却炸开了锅:“修冰箱,原本说好300元,后来忽然通知我做了清洗、加了氟,加价到480元。维修人员走后,连冰箱挡板都没盖上。”一名消费者说。“换个洗衣机启动器,张口就要200元,我一开端不懂就给钱了,后来一查,这东西才十来块钱。”另一名消费者说。

7月初,上海市消保委发布《2018年空调维修消费体察报告》,将百度、360、114、群众点评、淘宝、国美等11家平台上的空调维修效劳商作?调查对象,后果仅有苏宁和上海百联电器两家维修平台效劳正轨,其他9家均存在虚拟毛病、小病大修等误导和诈骗消费者行?。

其中,有5家平台的维修人员谎称机器短少制冷剂,经过虚伪“加液”骗取维修费;5家平台的维修商谎称电脑板损坏,有的甚至不经过任何反省就停止修缮、改换零件,收取高额维修费。目前9家平台均已作出回应,提出整改措施。

消费者能否看清“套路”、防止损失呢?商品信息验证中心

赵丙华是一位有着20多年经历的资深电器维修工程师,他说,家电维修有些常用的“套路”,比方空调不制冷,有能够是内外机太脏惹起的,清算一下就行了,但有些维修工会说需求加氟,免费便从几十元涨到几百元;还有些家电不启动,有能够是电路老化或电容损坏惹起的,有些维修工则说要换紧缩机才行,二者的维修费相差七八倍。“普通消费者简直没法识破这些‘套路’。”

标准效劳一致规范,好方法要推而广之

依据商务部《家电维修效劳业管理方法》规则,家电维修运营者在提供维修效劳前该当向消费者明白告知维修方案及需留意和配合的事项,尊重消费者选择。不得虚列、夸张、假造维修效劳项目或内容,不得虚报毛病部件,成心交换功能正常的部件等。情节严重的,商务主管部门可处三万元以下罚款。

业内人士指出,家电维修行业目前监管还不够严,处分力度也不大,一些维修商虽然拿到了相关营业执照,也有从业资历证,但对选聘人员的管理不严厉,一些维修工无证上岗,扰乱了行业次序。

“既然消费者是经过特定的推行平台购置的维修效劳,那?这些平台也就发扬了中介的作用,假如消费者遭受损失,中介理应负一定责任。”汪韬以为,推行平台不能给钱就推行,而应该挑选靠谱、可信的维修效劳商,“平台可以树立继续的监管机制,比方活期发布维修商家的信誉报告,或许抵消费者反映较差的商家停止核实和清退等。”

“维修乱象面前的中心成绩是定价成绩,业内没有一致的参考规范。”苏宁空调公司总裁王振伟指出,以空调?例,一方面维修效劳自身利润薄,形成一些销售平台不注重售后维修,把这个业务转包给社会机构去做,这就难以做到严厉、一致的售后管理,形成效劳定价无规范、维修人员欠约束。另一方面,一些小型维修网点会在网上寻求推行,推行费的本钱就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局部商家借此抬高维修价钱,甚至歹意诈骗消费者多花钱维修。

如何避免“套路”维修,保证效劳质量、确保价钱公允?曾经有一些正在施行的好做法。北京苏宁帮客科技效劳无限公司总经理李方超引见,在队伍管理上,他们要求维修工必需考取制冷证、高处作业证及电器维修等级证书,在维修前后要拍照取证;在价钱规范上,制定明白的效劳价钱规范,并统计不同厂家零件、配件的售价,维修工要现场核算、出示价钱,保证有理有据;在后续效劳上,维修完成后3个月内,假如因异样成绩再次损坏,将收费维修,防止一锤子买卖、反复免费。

中国度用电器效劳维修协会表示,维修行业主流是合法合规的。协会将针对一些乱象停止调查,找到涉事人、涉事企业,一经核实,立刻报送行政主管部门。同时,协会呼吁维修企业展开自查,并已启动行业调查,及时向社会披露片面、真实的维修行业状况。

赵丙华建议,一方面消费者在维修前可以要求维修人员出示相应资质证明,并在预先讨取维修项目相关收据和凭证,?赞扬、维权保管证据。另一方面,相关主管部门可树立维修人员黑名单制度或评级认证,强化信誉监视,清算劣迹多、赞扬多的维修机构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