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消保委网约车消费体验发现五大问题 驾驶员无证上岗最为严重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30日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近日,浙江温州发作“滴滴顺风车”司机杀人案,再次让网约车平安成绩成?社会关注的焦点。8月27日,浙江省消保委发布了一份专门针对网约车的消费调查体验报告。在一切评价目标中,平安提示得分最低,均匀分仅?59.17分;资历认证、岗前培训得分也较低,均匀分仅?62.62分和60分。在消费体验中发现网约车存在五大成绩,无证上岗的成绩最?严重。

据理解,?掌握网约车运营的真实情况,浙江省消保委结合第三方调查机构,历时两个月左右,对滴滴出行(慢车)、曹操专车、神州专车、首汽约车和易到用车等5家在杭州市展开运营的网约车平台展开了暗访式消费体验,同时展开消费调查。此次消费调查体验触及不同时段、不同起始地点共60条道路,评价规范触及根底信息、预定运用和乘坐进程3个维度,和效劳承诺、信息分歧、资历认证、预到时长、平安驾驶等14项目标。

成绩1商品信息验证中心

司机无证上岗

在此次消费体验中,“资历认证”目标均匀得分仅有62.62分,60位网约车司机中有23位明白表示未获得客运出租汽车从业资历证。滴滴出行和首汽约车体验的12条道路中,各有7位司机表示未取得“网络预定出租汽车驾驶员证”。有易到司机称,“整个杭州有证司机只要40个左右”。神州专车司机表示“没有网约车驾驶员证公司也让开”,本人就是边开边考证。

《杭州市网络预定出租汽车运营效劳管理施行细则》第十四条规则,“在本市从事网约车运营效劳的驾驶员,该当获得市路途运输管理机构核发的客运出租汽车从业资历证”。

浙江省消保委指出,客运出租汽车从业资历证是平安保证的根本线,确保出租从业人员无交通肇事立功、风险驾驶立功记载,无吸毒记载,无饮酒后驾驶记载,无暴力立功记载。无证上岗景象的存在,使乘车人出行存在平安隐患。

成绩2商品信息验证中心

平安提示最差

在此次消费体验的一切评价目标中,各平台的平安提示得分最低,均匀分仅59.17分。体验还发现,网约车司机岗前和日常培训总体完善,平安驾驶习气普遍不佳。每个平台均有司机外行驶进程中玩手机、发信息。少数司机未自动提示乘客系平安带,或许下车时提示乘客反省有无脱漏物品。

神州专车司机均表示每月有培训,其中有司机提到,“岗前培训神州是100%做到,每个月都会有专门的一天(车辆限行的某一天)停止日常教育培训”。首汽和滴滴培训状况较差。首汽有10位、滴滴有6位司机,均未参与过任何岗前培训和日常教育。

2016年11月1日实施的《网络预定出租汽车运营效劳管理暂行方法》第十八条规则,“网约车平台公司该当维护和保证驾驶员合法权益,展开有关法律法规、职业品德、效劳标准、平安运营等方面的岗前培训和日常教育”。

成绩3

存在拒载景象

在暗访体验中,滴滴出行和首汽约车平台有司机存在拒载景象。7月12日早顶峰时段,体验员用首汽约车平台从文一西路骆家庄拟去往市中心蓝天商务中心,被拒载。7月15日(周末),体验员在滴滴出行约车从雷峰塔景区回武林门新村,在商定地点等候10分钟后,司机打电话说“你是不是没到马路对面,我曾经开过来了”。司机没等体验员说完“那怎样办”,就挂断了电话。挂掉电话后,APP显示行程已开端,过了6分钟左右,显示行程已完毕,并扣费10元。

往年5月1日实施的《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规则:“客运出租汽车驾驶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路途运输管理机构责令矫正,处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撤消其客运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历证:……(二)无合理理由回绝载客的;(三)无合理理由不依照承诺提供预定效劳的……”

成绩4

实达工夫不符

过半数平台实践抵达工夫与估计抵达工夫有偏向。体验中感受较差的是预到时长,零碎算法给出的估计抵达工夫与实践抵达工夫相差较大。

特别是首汽约车,体验的12条道路中仅有3位司机是在商定工夫内抵达,还有2位司机偏向工夫5分钟以上,严重影响用户体验。体验员搭乘神州专车从蓝天商务中心到文一西路的骆家庄,零碎预到时长是11分钟,但实践抵达工夫却在17分钟当前。

成绩5

效劳细节欠佳

局部平台效劳细节不够到位。首汽约车的局部司机接单后不自动联络乘客。体验员体验时讯问司机得知,局部首汽驾驶员同时装置了两个网约车软件停止接单,招致捉襟见肘。一般驾驶员还存在说话不文明、车内环境不够整洁的状况(纸巾盒和空水瓶在车厢地上随意摆放)。

《杭州市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条例》规则,“约车成功后(网约车平台司机)自动与乘客联络,确认上车工夫、地点等信息”。

建议

重点关注从业资历

针抵消费体验调查发现的成绩,浙江省消保委提出建议,重点关注注册驾驶人从业资历成绩。

各网约车平台要实在实行维护消费者权益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针对体验中发现的驾驶人员无证上岗、缺乏岗前培训和日常教育、平安驾驶认识不强等成绩,各网约车平台要增强对车辆、司机的审核把关,严把准入关。同时增强对司机的法律法规、职业品德、效劳标准、平安运营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不时优化平台派单、估计抵达时长等零碎运转,对有骚扰、暴力行?的司机要归入黑名单,采取零容忍举措。

路途运输管理部门增强对网约车平台的日常监管。活期组织对网约车平台展开监视反省,重点关注平台注册驾驶人员能否按规则获得客运出租汽车从业资历证,注册车辆能否均获得网约出租车运输证。一旦发现有未获得相关资历证展开营运的状况,依法依规严肃处置。

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细化平台运营者的法律责任。结合正在制定的《电子商务法》,进一步明白和细化电子商务平台运营者的相关规则,强化抵消费者的维护,避免电子商务平台运营者逃避本身应尽义务和责任,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浙江省消保委同时提示消费者,承受网约车效劳时要关注人身、财富和团体信息平安,留意核对线上预定和线下实乘车辆、司机的分歧性,留意保管相关证据。乘坐网约车时,可向家人和好友第一工夫发送乘坐车辆的车牌、驾驶员姓名等信息,一旦遭遇不测,可及时赞扬、告发或向警方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