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建议完善技术标准弥补民用无人机“扰航”漏洞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23日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去年以来,多地机场民用无人机搅扰民航航班正常起降事情频发,既影响了班机误点,也给飞机起降形成平安隐患。?此,广东省质监局组织广东省规范化研讨院技术专家结合事情调查研讨发现,民用无人机产业在技术运用方面存在“破绽”,需制定相关规范、对策予以完善,让民用无人机飞行“扰航”事情不再发作,使民用无人机飞得更平安。

据理解,近年来国际无人机普遍使用于航空拍摄、应急搜救、通讯、交通等范畴,数量呈迸发式增长,市场规模年均增速达50%以上。其中,飞行高度比拟低、速度慢、体积小的民用无人机因本钱昂贵、操作复杂、携带方便、易于获取等特点,频频“飞”入寻常百姓家。但是此类无人机常因毛病、操作不当、违规操作等缘由,形成风险状况发作,如坠落砸伤、割伤群众,违规拍摄,甚至搅扰航班飞行。商品信息验证中心

去年10月,一辆正在宁波绕城高速公路行驶的轻型货车被突如其来的无人机砸中,前挡风玻璃被砸碎,驾驶室内两人受重伤。

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无人机合法飞行“扰航”的“重灾区”。往年4月以来,双流机场已发作超越8起无人机搅扰民航航班正常起降事情,形成超越100架次航班备降、出航或延误。

云南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往年5月发作了一同无人机合法飞行“扰航”事情,受影响航班共32班,其中28班出航,4班备降。据该机场有关部门统计,往年2月2日至今,长水国际机场净空维护区已发作多起无人机合法飞行事情。商品信息验证中心

往年,民航部门发布了首批155个民用机场维护范围数据,划定无人机机场禁飞区,并下发《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注销管理规则》。6月1日起无人机实行实名注销注册;8月31日后无人机拥有者假如未按管理规则实名注销和粘贴注销标志,将被视?合法行?。

专家指出,“划定无人机禁飞区、实名注销”等措施必要且可行。但是,在实践操作中,一方面,主流的航拍无人机厂商早已经过将电子围栏设?出厂标配来设置禁飞区;另一方面,民用无人机每一次飞行,请求获批的顺序繁琐,且不一定能取得同意,难免会有人铤而走险。基于此,这给一些自行改造的“山寨”无人机提供了市场,而它们也恰恰是无人机扰航事情中“肇事者”。

“要?不能飞,要?‘黑着飞’”。规范化相关范畴专家指出,若要使无人机走出这一困境,促进民用航空器行业开展,同时赋予监管更多可行性与可操作性,需出台强迫性规范,让无人机都有一颗“规则芯”。

目前,民用无人机存在配套规范缺失,现有航空范畴的规范老旧,无人机的质量准入门槛形同虚设,以及相关检验机构缺乏等4个方面的成绩。

一是配套规范缺失,制约产业标准开展。虽然我国在测绘范畴已发布两项无人机行业规范,广东、湖南、重庆等省市也发布大批无人机中央规范,但国度规范尚处空白形态。公用商品标准、通用要求等指令/指点性文件未构成完好规范体系,尤其是配套管理规范如飞行操作、平安保证等规范缺失,监管部门无效管理根据少、难度大,无人机合法飞行不止、扰航等事情频发。

二是航空范畴规范老旧,不顺应新业态开展。晚期,国际无人机次要使用于军事范畴,90%以上的无人机规范均?国度军用规范。现有航空范畴管理规范多?上世纪80、90年代编制,次要适用于有人驾驶航空器,对民用无人机的空域请求、飞行操作和飞行监视没有作出详细规则,难以顺应疾速增长的民用无人机市场与管理需求。

三是中心技术“不中心”,准入门槛形同虚设。主流航拍无人机运用电子围栏技术设置严厉的禁飞区,并提供GPS定位功用进步设备文娱性。但有的违规无人机多?自行淘宝购置零件组装改造,即便短少上述技术功用,也不影响无人机的全体运用功能。

四是缺乏检验检测机构,商品质量把控不到位。无人机商品类型更新快,行业使用日益深化,给用户带来创新体验的同时,也不时制造检验检测技术新课题。目前,我国尚无专门的无人机检验检测技术机构,招致商品质量把控与监视执法任务均缺乏强无力的链条式专业技术支撑。

以后无人机的“黑飞”景象,对航空平安乃至公共平安形成了宏大要挟。针对以上成绩,广东省规范化专家提出以下规范化对策建议:一是集中力气编写飞行操作等关键技术范畴规范及无人机“一机一码”、操作员资质控制等配套管理规范,破解监管难点成绩,进步产业准入门槛。二是加强航空规范供应,满足民用无人机新业态蓬勃开展的需求。三是推进成立专业性强的无人机检验检测技术机构,如省级无人机质量监视检验站和无人机第三方检测机构等,?商品质量把控与监视执法任务提供无力支撑。四是做好无人机商品监视抽查任务,维护市场环境,保证商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