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发布《食品安全公众风险认知调查报告》建议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21日

商品信息验证中心3月25日,山西省食品迷信技术学会、山西省食品工业协会、山中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讨中心、山中医科大学管理学院结合发布《食品平安大众风险认知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提升大众食品平安风险认知程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办法,掩盖山西省全省11个地级市的75个调查点(区/县/县级市)和全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共60个调查点(区/县/旗),共获取无效问卷7309份。

《报告》从食品平安风险认知的知识调查、态度调查、行?调查、差别性剖析等方面展开了详细的剖析。后果显示,知识调查方面,大众对食品添加剂和合法添加物的区分才能缺乏,经常将合法添加物误以为是食品添加剂。其中,受访者对色素、甜味剂、防腐剂等食品添加剂的辨识正确率均较高,辨别达65%左右,而对瘦肉精、三聚氰胺、吊白块、苏丹红和塑化剂等合法添加物的辨识正确率较低,辨别?15%左右。商品信息验证中心

在购置食品时,一切被调查者最关注的信息均?消费日期/保质期、新颖水平和价钱等信息,而对过敏原信息与食品平安认证等信息的关注度较低。在食品平安教育次数的调查中,超越50%的受访者表示没承受过食品平安教育,其次?承受过1~2次食品平安教育,占比达15%左右。

进一步剖析发现,在食品平安认知知识调查中,大众对食品添加剂的关注度和对食源性疾病的认知程度出现明显差别。在大众的食品平安认知态度调查中,大众对食品添加剂的态度出现明显差别,寓居在城镇、文明水平?初中及以下被调查者态度比均匀程度愈加激进。大众对食源性疾病的态度也出现出明显差别,19~40岁年龄组和食品相关职业被调查者对其知晓度高于非食品相关职业人群。商品信息验证中心

针对调查状况,《报告》提出了提升大众食品平安风险认知程度的建议,包括要增强对特定人群尤其是乡村地域人口、低支出人群以及低学历人群的科普宣传力度;精准定位科普对象,尤其是未成年人与食品从业人员等高危风险人群;创新多维科普途径,增强官方音讯及时精确的发布、充沛应用报纸电视播送等传统阵地以及“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力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