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无保健品专盯老年人 老人为何屡屡被“忽悠”?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12日
这一回,卖的是“电磁疗内衣裤”,听说穿上能治风湿病、糖尿病、缓解腰酸腿痛。男青年并不急着推销商品,而是先跟老人们拉家常、谈养生。近一个小时里,他从中华孝道谈到迷信前沿,时不时与老人们互动并赠送礼品,现场掌声不时……很多人当场就要交钱拿货。短短十几分钟,24套“电磁疗内衣裤”便销售一空。
记者在国度企业信誉信息公示零碎上发现,该“电磁疗内衣裤”的消费、销售公司并不存在,是典型的“三无商品”,相似商品在一些网店上单价只要不到40元,卖给老人的价钱却是每套120元。村支书陈细庆曾召集年老人闭会要求避免自家老人受骗,甚至还报过警,无法“卖家买家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警方调查简直没有实践成效”。
日前,上海社科院社会学研讨所与上海市消保委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过来一年上海13.8%的老年人在保健品上消费超越1万元,44.9%的老年人有非感性消费保健品倾向。据引见,去年上海市消保委合计受理保健品赞扬375件,同比上升2.2%,触及金额300余万元,但保健品赞扬数量仅占赞扬总量的0.32%,且大局部是子女赞扬。
识套路商品信息验证中心
一场场保健品骗局中,老人?何屡屡何乐不为被“忽悠”?
专家以为,老年人知识更新慢,面对疾病,他们往往会病急乱投医,招致随便被骗子“拿下”。即便是具有一定文明程度的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也使他们的心思防线容易被攻破。
湖北通山刘家岭村保健品盛行的现状,在乡村较?普遍。刘家岭村很多年老人都在外打工,离乡千里,只要老人留在家中。日常生活的单调、肉体世界的充实等要素给了保健品推销者乘虚而入的时机。大城市也有相似的成绩:子女素日任务忙碌,而老人们生怕影响孩子任务,生了病也不敢通知家人,而是寄望于所谓的保健品。等到上了当醒悟过去,惧怕“丢面子”或许担忧给子女添费事,也不愿报案。
程兴强向记者再现了一个诈骗团伙的行骗进程:2016年12月8日,田某某一伙人以举行感恩活意向老年人送暖和的名义,发放传单将上百名老人引至宜城市汇友宾馆会议室,冒充养生专家的身份,向老人们宣传保健知识,并推销所谓“宜兴紫砂杯”“虫草保健品”等少量廉价保健品,并承诺第二天参会将全额退款,等于赠送。老人们第二天收到退款,就愈加信任该诈骗团伙。一周后,该团伙向老人们推销标价500元的怀表和标价1200元的“奥克斯空调”,现场有60余人交钱拿货。第二天,等着退款的老人们离开宾馆,却发现早已“人去楼空”。经警方查证,老人们所买的“奥克斯空调”只是市场价150元的暖风机,怀表则是无消费厂家、消费日期和消费地址的“三无商品”。
破难题商品信息验证中心
针对保健品监管,各地纷繁出招。比方,去年5月以来,湖北省食药监局、工商局等十部门结合展开专项整治举动,向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伪宣传行?亮剑。半年工夫,全省共查处各类案件627起,遣散、取缔117个涉案点,责令停产开业105家。湖北省食药监局总工程师朱与杰引见,整治涵盖了应用电话、网络、电视购物等方式守法宣传、销售保健食操行?与未经审查发布,以及发布虚伪保健食品广告行?等。
“保健品监管的难点,还在于缺乏无效的执法手腕。”一位基层市场监管所的担任人谈道,在不少案例中,保健品企业往往在一个区举行推介活动,而在另一个区停止销售,由于触及跨区域执法,基层执法人员往往权责无限。
上海新消费研讨中心刘波以为,子女本身和社区等社会主体也需求多关怀老年人。在亲情层面,子女应自动关怀老年人的生理和心思需求,?老年人适当购置平安、合格的保健品;在社会层面,加大社区建立力度,丰厚老年人暮年生活,多组织针对老人的专业安康知识讲座,加强其对真假保健品的辨识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