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欺诈 这些套路要当心! 注意六种营销陷阱


发布时间: 2018年08月05日

国度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六种推广圈套

保健品欺诈,这些套路要留神!(诚信建立万里行)

日前,在北京市东城区食药监局2018年食品平安宣传周上,食药监任务人员现场检测食品并答复市民的成绩。春 光摄(人民视觉)

7月31日,国度市场监管总局主题日“防备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伪宣传”进社区科普宣传活动在北京举行。该活动也是往年全国食品平安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由科信食品与养分信息交流中心和中国食品迷信技术学会结合主办。市场监管总局相关担任人和有关专家向北京市海淀区马连洼街道居民现场解说,揭开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伪宣传的骗术。

“亲情”“收费”圈套多

“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伪宣传成绩伤及的多是老人、病人。”市场监管总局有关担任人引见。这次要是老人和病人有一些特殊心思容易被应用,因而落入一个个推广圈套。

“亲情”圈套。认“干爹”“干妈”是食品保健品推广的罕见手腕,一些商家应用老年人易心软的特点,抓住老年人孤单的心思,对老年人虚伪关怀,嘴比亲生儿女都甜,哄骗老年人购置商品。老年人成了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伪宣传最大受益者。

“收费”圈套。不只有收费的豆油、纸巾这些小玩意吸引老年人,有些商家还会组织收费旅游。比方,以“感恩举动”的名义组织老年人客户到旅游景点收费旅游,在玩耍时期组织对这些客户体检,谎称局部客户有极大的患癌风险,借此推销宣称可以医治癌症的商品。

“专家”圈套。商家找一些假专家甚至是在消费者中开展会员并将其虚伪包装成“专家”,组织安康讲座和体检甚至上门推销,由假专家展开一对一的“诊疗”,解读体检报告,渲染体检后果的严重性,恐吓消费者,再提出处理方案,从而到达以低价销售商品的目的。

“公益”“分红”藏猫腻

“公益”圈套。不少老年人热心公益事业,也被商家应用,以举行“全国安康万里行”“老年人模特队”“旭日红旅游”等公益活动的名义,实则还是组织所谓“专家”解说“养生知识”,现场展开各种互动,会后一对一诱导与会老人低价购置商品。

“病友”圈套。一些商家会应用病人之间的同理心,组织“患者”现场说法。比方,以“亲身阅历”宣传食用商品的疗效,将普通食品渲染成能医治癌症的神药,诈骗性强,容易让消费者疏忽正轨医治,延误癌症患者的医治,形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分红”圈套。一些商家会招募老年人代理推销商品。宣称商品成效好、公司实力弱小,吸引老年人参与,实践上是应用老年人希望获利的心思,合法集资。比方,宣称某代理活动在交纳一定本金的根底上可以按月取得分红。待老年人交纳费用后,向其提供的都是冒充厂名厂址及注册商标的商品。

“神药”“秘方”当警觉

以上圈套都是爲了吸引消费者购置保健食品,因而,广阔消费者在各种活动组织者开端推销商品的时分,就要进步警觉,细心区分。

首先,别被夸大疗效忽悠。一些商家应用广告“神吹”“秘方”诱导,将普通酒或饮品包装成治百病的“神药”。比方声称“××酒”拥有共同秘方,采用纯自然中草药动物配制而成,无激素,可医治痛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风湿、类风湿、手脚麻痹等。

市场监管总局提示广阔消费者,应学会分辨广告和宣传内容,迷信、感性对待食品、保健食品广告和宣传。凡宣称疾病预防、医治功用的,一概不要购置;保健食品广告中未声明“本品不能替代药物”的,一概不要购置。

其次,别被商品标签忽悠。不少保健品会刻意将本人包装得“矮小上”,给本人贴很多标签,比方运用“国际独一一款”“全球公认”“美国××医学院临床证明”“欧盟EDQM认证、英国BRC认证、瑞士SGS认证”等。目的是将商品假装成高科技商品,诈骗性强。虚高的价钱使得老年人的钱财遭到极大损失。还有一些商家甚至铤而走险,私刻国度行政机关公章、业务公用章、事项答应章等,假造保健食品同意文号、证书等。

现实上,正轨的保健食品会在商品的外包装盒上标出天蓝色的、形如“蓝帽子”的保健食品公用标志,下方会标注出该保健食品的同意文号。市场监管总局特别提示,消费者应首先检查商品的销售场所资质。到证照完全的正轨场所购置商品,特别要留意有没有营业执照和食品运营答应证。经过网络、会议、电视、直销和电话等方式购置商品,也应先行确认资质信息。正轨企业资质信息可以在国度企业信誉信息公示零碎上查询。老年消费者可以让亲友子女帮助查询。

第三,别被长久疗效忽悠。有些商家爲了使保健品短期奏效,在普通酒、饮品中添加“地塞米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等化学药物成分,再应用广告将普通酒或饮品包装成治百病的“神药”。其实“神药”里添加了国度明令制止添加的西药,临时食用对人体安康危害极大,特别是中老年人食用后能够发作不测。

市场监管总局特别提示,消费者需求检查商品的外包装和阐明书。细心检查外包装标签标识的商品相关信息,做好“四不”:不要购置无厂名、厂址、消费日期和保质期的商品;不要购置标签上没有食品消费答应证号的预包装食品;不要购置标签或阐明书中提及可以预防疾病、有医治功用的商品;不要购置标签上没有保健食品同意文号,但宣称是保健食品的商品。

最初,消费者假如遇到食品、保健食品欺诈和虚伪宣传成绩,可以拨打12331、12315热线电话停止赞扬告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