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误导:存单变保单
发布时间:
2018年07月21日
前不久,家住北京市西城区的刘安购置了保险投资商品,事先保险销售人员给刘先生引荐了“年金+万能”双主险的商品。销售人员称,除了年金保险,刘先生还将拥有一个万能账户,账户的作用是让返还金二次增值,万能险收益普通设定最低保证利率,但上不封顶。“听到销售人员所声称的‘二次增值’‘上不封顶’,我觉得收益会很高,于是就决议购置了。”刘先生说。
预先,刘先生发现,依照监管要求,作爲主险的万能险账户追加保费需求交纳手续费,保险生活金、红利转入局部的追加手续费普通爲1%,其他追加收取2%至3%。且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之上的投资收益是不确定的,而事先销售人员并未明白告知这些内容。
无独有偶,刚退休的李翔近期去银行操持活期存款,回到家才知道原来本人购置了一份保险,而不是操持了活期存款。李翔表示,“银行柜台人员通知我这个商品利息比拟高,也没说其他的,于是我就签约了一份保单”。其实,诱导消费者“存单变保单”的景象屡见不鲜,不断有局部销售人员会混杂商品类型、夸张商品收益、隐瞒商品状况,误导客户转购保险商品。
记者发现,目前包括一些险企分支机构和中央支行的任务人员在销售保险商品时,所声称的保险时期和年化收益率等外容与保险合同规则严重不符,诈骗投保人。同时,银行代理保险销售任务方面,没有实在执行“双录”规则,违背了相关监管法律法规。保险销售“双录”是指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经过录音录像等技术手腕采集视听材料、电子数据的方式,记载和保管保险销售进程关键环节。
现实上,保险销售误导不断是行业顽疾。而发生销售误导的次要缘由是局部公司片面追求保费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从而招致公司在控制销售误导方面力度不够。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魏丽表示,“由于销售方面的误导,很多人以爲买保险就是买投资,后果收益又不理想,这不只会惹起赞扬和纠纷,还会影响消费者对保险的正确看法,且不利于保险行业安康开展。其实,保险商品收益率在投资商品中没有竞争力,消费者不应将其以为是投资商品停止购置,保险商品侧重保证,收益不是卖点”。
爲处理上述成绩,去年,原中国保监会发布了《保险销售行爲可回溯管理暂行方法》,要务实现保险销售行爲可回溯,明白“双录”规则,完成销售行爲可回放、重要信息可查询、成绩责任可确认,于2017年11月1日正式施行。
中国银保监会表示,将严峻查处各类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守法违规行爲,持续加大对保险销售误导行爲的管理力度。针对互联网平台上不标准的保险推广方式,往年6月份,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增强自媒体保险推广宣传行爲管理的告诉》,强化自媒体保险推广宣传行爲管控,片面管理保险销售误导,树立行业依法合规的运营理念,明白要依法严肃查处发作守法自媒体保险推广宣传行爲的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和相关责任人,树立与保险从业人员守法和不当自媒体保险推广宣传行爲挂钩的行业黑名单制度,及时曝光自媒体保险推广宣传典型案例。
同时,中国银保监会强调要自动展开相关风险提示,提示保险消费中的风险点,提示消费者相关留意事项,协助保险消费者辨认和防备销售误导行爲,实在维护其合法权益。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往年曾经发布11份风险提示,包括银保途径商品销售误导风险提示、互联网途径短期安康险续保的消费提示等,努力从前端预防销售误导行爲。而且,近期中国银保监会还对2017年度保险消费赞扬处置考评排名靠后的10家保险公司停止监管约谈,要求相关保险公司高度注重消费者权益维护任务,限时整改。
“接上去,将经过完善相关监控制度、严厉保险机构和人员的主体责任、催促保险机构增强从业人员合规培训与诚信教育,增强对保险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保险推广宣传行爲监管。”中国银保监会相关担任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