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抗癌药国内“黑市”:代购公司月销售额超200万


发布时间: 2018年06月08日
看到抗癌特效药无望简化审批且零关税进入市场的音讯,章琪夫妻俩又想起了两年前爲了保住儿子眼睛,不得已“举牌寻药”的场景:夫妻俩站在济南泉城广场的中心,举起一块泡沫板,下面写着“马法兰来救命”,醒目的白底红字。
 
事先他们的儿子小泽泽刚一岁,但因患视网膜母细胞瘤,右眼肿大面临摘除。医生通知章琪,马法兰这种国外的抗癌药疗效好,或许能保住孩子的眼球。
 
但是,马法兰并未在边疆上市,章琪遍寻不得,无法“出了个下策”举牌求助。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肿瘤患者群里,简直每天都有人在寻觅马法兰,但苦于“没有身份”,这种药多以隐秘的方式流入边疆,构成一张地下供需网络。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孙媛通知记者,虽然没有准入,但马法兰在国外有十多年临床经历,对多种实体瘤的疗效都是不可替代的,甚至是必需品。她还提到,不只是马法兰,不少国际公认的抗癌药在边疆都面临“有名无分”的为难处境。业内人士称,究其未在中国际地入市的缘由,一是审批成绩,二是药企的本钱考量。
 
“救命药”的上述窘境,惹起了各界关注,有关解困议题也进入到民主党派及政协委员的提案中。4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议对出口抗癌药施行零关税并鼓舞创新药出口。相关部门也出台了政策,简化出口特效药审批流程,包括马法兰在内的抗癌药,或将放慢进入边疆市场。
 
寻觅“马法兰”
 
章琪第一次听到“马法兰”的时分,“像抓到了救命稻草”。
 
那是2016年终冬,1岁的小泽泽确诊视网膜母细胞瘤后不久,一位病友向他引荐了这种药。那时分的小泽泽右眼曾经肿大,得到视力,计划做摘除手术。
 
医生向章琪表达了本人的顾忌,马法兰可以用,但不保证疗效,而且这种药在边疆买不到,需求他自行购置。
 
此时的章琪才晓得,马法兰并未在边疆上市。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则,未经同意消费、出口,未获得同意文号的,按假药论处。
 
马法兰,又名爱克兰,美法仑等,最早由药剂集团葛兰素史克公司消费。它的商品阐明中提到,该药可用于多种肿瘤,在单一化疗及结合化疗中,爲多发性骨髓瘤的首选药。对精原细胞瘤、乳腺癌、卵巢癌、慢性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恶性淋巴瘤、儿童早期神经母细胞瘤、甲状腺癌无效。动脉灌注医治肢体恶性肿瘤有较好疗效。
 
“我不想儿子摘掉眼球,只能赌一把。”尔后,章琪四处打听买药,苦寻无果。情急之下,他和妻子决议上街寻药,举了块招牌,站到了济南最繁华的广场上。
 
史华3岁的儿子患神经母细胞瘤,做移植手术前,医生也给出自行推销马法兰的建议。在此之前,史华对马法兰一无所知,他开端在网上搜集材料,“代购我不担心,怕买到假药,孩子跟着享福。”而去香港买,又会多花不少钱。
 
一番考量后,史华带着筹来的两万块钱,抱上儿子,去了香港。飞机、大巴、地铁,一家三口一路匆忙。两天后,他花了7000元左右,从香港一家医院买回两支马法兰针剂。
 
章琪在举牌求药后,结识了代购马法兰的人,迅速决议让对方帮助购置。面对5800元一支的低价,章琪只能“先买一支试试”。
 
“没名分”的首选药
 
章琪代购的第一支马法兰起了作用,之后,他又相继代购了3支。
 
史华将两支马法兰带回后,赶忙塞进了自家冰箱,直到移植手术开端前,他才塞到医生的手里,甚至都没细心看过马法兰针剂的样子,“那是救命药,不敢乱动”。
 
手术很成功,儿子的病情趋于波动。但想起香港买药的阅历,史华还是忍不住慨叹,“怎样买个药就那麼难”。
 
他不晓得,马法兰早在12年前就曾进入边疆市场。1996年,葛兰素史克的马法兰获批进入中国际地市场,事先有关部门的定价是,2mg每片,25片一瓶的马法兰在中国际地的售价不能超越70元。而据媒体报道称,这个价钱远远低于马法兰在美国等多个国度上百美元的定价,马法兰也成爲了事先中国际地最廉价的抗癌药之一。几年后,葛兰素史克将马法兰卖给另一家药企,马法兰便没有再请求进入中国际地市场。
 
但是,这种在边疆“消逝”多年的药,在多个国度仍被运用。有十几年儿童肿瘤医治经历的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主任孙媛表示,未在边疆上市,并不意味着马法兰疗效有成绩,相反,它对多个实体瘤医治都有着很棒的临床效果。
 
医药战略规划专家史立臣也提到,马法兰对局部肿瘤有一定的效果,但并非人人适用,医生会综合实践病情和病人体质等要素来决议能否运用含马法兰的方案。
 
现实上,马法兰并未因退市而在边疆“消逝”,不少肿瘤医院医生仍会依据病情,运用马法兰的医治方案,以到达最佳医治效果,病患家眷也会自动选择去国外或中国香港购置运用。
 
对此,孙媛表示,外购出口药行爲违规,除了买药的家眷,用药的医生也在承当着风险。“一方面,医生出于本职,也想给患者用最好的药治好病人;而另一方面,医生运用未入市的药也是违规行爲,而且还得承当很大的风险”。
 
隐秘“药市”
 
多年以来,在多种肿瘤患者群体中,马法兰简直成了一种口耳相传的“秘笈”。但是,苦于没有正轨购置途径,这些人跟章琪、史华等人一样,只要两条路可走:要麼本人出境购置,要麼寻求代购。一个马法兰的隐秘“药市”由此而生。
 
刘涛早在2012年就接触过药贩子,那年,他做多发性骨髓瘤移植手术前,用了马法兰。
 
刘涛回想,事先私买马法兰还比拟容易,甚至有医生会帮助引见药贩子。“我找了一个药贩子,买了几支针剂,当天下午就送到了。”刘涛说,那时分的药贩子还会囤货,要价也廉价,“瑞士版的才1500元一支,如今曾经要2500元左右了。”
 
6年来,她见证了马法兰药市的变化,价钱在飞涨,购置途径也从此前的线下开展到了网络。
 
记者搜索发现,无论是QQ群、微信群,还是病友论坛,都有少量因“马法兰”而聚集的人。其中有“寻药”的,也有“卖药”的。
 
经过QQ群搜索马法兰,会弹出“马法兰代购”、“马法兰现货”等交流群。而百度贴吧的“马法兰吧”有着3000多条帖子,简直每天都有人发帖买药或卖药。
 
此外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病友论坛里,这类交流显得更爲集中。在一个淋巴瘤论坛中,记者搜索发现无数十条早先发帖,每一条帖子都有少量评论,交流者都是肿瘤患者或家眷。记者留意到,在一条“哪有马法兰”的求助帖上面,有人留言称“家人没用完可转让”,也有人给出代购者的联络方式,甚至有人给出某地一家正轨药房的电话,称该店可购置马法兰。
 
记者随后联络了上述药店,对方表示有多个版本马法兰,“我们都是香港拿货的,正轨药,价钱也比拟低。”对方称异地购置只能发快递,当记者质疑“天气热会不会影响药效”时,对方表示,会往快递里放冰块来冷藏。
 
记者经过论坛留言联络了另外一位“代购者”,对方则毫不避讳地表示,本人属于广东一家医药公司,药质量量有保证。“我们公司做了3年了,从香港医院拿药,然后从广东用快递发货到各地。”他能随口报出各个版本马法兰的价钱,并婉言“上周北京这边还要了7支,用于骨髓移植,我们公司一个月卖七八百支(马法兰)。”
 
按其3000元/支马法兰的报价,这名“代购者”所在的公司一个月马法兰的销售额就超越200万元。
 
一位熟习内情的人通知记者,不少人看中代购抗癌药有利可图纷繁参加,“我曾见过一个送药的小哥,在几年工夫内,在香港注册公司了。”
 
对这种代购行爲,孙媛等医生表示担忧,马法兰等抗癌药对运输条件有一定要求,普通需求高温保管,否则会影响疗效甚至生效,“普通的快递运输有很微风险,医生也没法停止药效检测”。
 
交流“代购”的另一个阵地,就是微信群。肿瘤患者会组建微信群,在群里交流病情,不可防止,马法兰成爲常说话题。
 
多名肿瘤患者向记者泄漏,微信群里大少数病友都运用过马法兰,购置途径就掌握在微信群里的几团体甚至一团体手中。一名患者表示,较早用药的病友会把途径分享给其别人,渐渐地群成员就会越来越多,这个途径也就越被认可。
 
刘涛是那些掌握购置途径的人之一。
 
用药移植五年后,他恢复良好,开端正常的任务生活。他通知记者,康复时期,常常有病友找到他征询买马法兰的事情,出于好意,他就将本人的途径引荐给他人。工夫久了,找来的病友越来越多,他就组建了一个微信群,如今成员已有几百人。
 
他坦言,本人引荐并非爲了挣钱,只是想给病友引见一个平安的途径,以免被药贩子诈骗或许买到假药。刘涛也不会向供货人收取益处费,“但对方会自动给我发个红包表示感激。”
 
“假药”窘境
 
刘涛也有本人的忧虑。“我晓得这个药是没有审批的,帮助引见买药也有风险,但是病友置信我,我又不想看到人家无药可用。”
 
他的担忧不无道理,因代购抗癌药涉案者不乏先例。中国裁判文书网显示,仅去年,就有4起涉嫌合法消费、销售出口抗癌药的案件,马法兰均在其列。
 
往年年终,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了一同涉案总金额超千万元特大“假药”销售案件,次要涉案人员被认定“消费、销售假药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分金人民币一千五百万元。原告人从境外推销未经国度同意出口的药品,走私出境后售给患者,触及数量较多的有马法兰、格列卫、易瑞沙等抗肿瘤药品。
 
而这起案件,就是当上马法兰代购市场的一个缩小版。
 
在有关部门严峻查处的同时,不少代购抗癌药案件也引发争议。
 
2002年,江苏人陆勇得了癌症,靠低价药物维持生命,后来他找到去印度买廉价仿制药的办法,数千病友让他代购,也因而引来诉讼。2014年7月,沅江市检察院以妨害信誉卡管理罪和销售假药罪对陆勇提起公诉。事发后,1002名癌症患者在联名信上签字爲他支援。第二年终,沅江市检察院对“抗癌药代购第一人陆勇案”撤诉,并解释称“陆勇的行爲不构成销售假药罪”。
 
全国政协委员涂辉龙曾对此案宣布看法称,陆勇事情引发争议的同时,也揭开了一个“理想窘境”:癌症病人急需特效药延续生命,但所需药品要麼价钱绝对国外市场高太多,要麼基本就未入市,代购药品又涉嫌守法。
 
至于爲何没有引进边疆市场,医药战略规划专家史立臣称,马法兰效果好但运用量不算太大,药商思索到本钱和效益,不愿请求出口。
 
对此,中国医学迷信院药物研讨所研讨员冯文明进一步解释称,国外药企不请求入市,边疆药企不愿消费仿制药,这是“缺药”的一大要素。“很多国外药企消费的抗癌药和稀有病药患者群体小,定价也比拟廉价,而注册请求又得花一笔不小的费用,因而药企也不情愿请求进入中国际地市场。”冯文明称,这些药需求不大,消费本钱也很高,所以边疆药企也不愿仿制。
 
他举例称,两年前,他也曾想研发马法兰仿制药,后经过理解,马法兰的消费设备本钱就高达3000万元,消费所需的无菌原料也价钱不菲,无法之下只能选择保持。
 
“救命药”解困
 
孙媛在采访中提及,除马法兰外,目前仍有多种在国外获得临床验证的抗癌类药物没能走进边疆市场。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原院长俞光岩也曾关注到这个景象。他称,如今药品私下买卖越来越多,触及种类越来越广,以抗肿瘤药物爲甚,马法兰就是其中一种。
 
往年两会时期,农工党地方提交的《关于实行出口药品国度专营 健全药品供给保证制度的建议》的提案也提到,从近期调研状况看,一些血液病医治药品、儿童用药和稀有病药品的供给保证仍不悲观。以马法兰爲例,该药品是白血病骨髓移植医治的规范用药,但中国际地并不销售。依据中华医学会血液学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异体移植需求约4500例/年,自体移植需求约1500例/年,均因马法兰充足遭到影响。
 
这些药物未能进入中国际地市场,究其缘由,不只有药商药企对本钱的思索,也有审批方面的缘由。
 
中国医学迷信院药物研讨所研讨员冯文明表示,一种出口药在进入中国际地市场前,需求经过多个审批流程,从请求注册到临床实验,有些甚至需求1-3年才干完成,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是审批流程有成绩。“药品出口审批其实哪个国度流程都差不多,而中国的请求种类多,审批部门的人力却很少,才招致少量种类积压。”
 
针对目前国际药品审批慢,以及局部临床必需药、稀有病药品充足成绩,时任国度食品药品监视管理总局局长毕井泉(现任国度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在往年两会时期曾提出了四点缘由:第一,我国要求药品在完毕临床一期实验后,从临床二期开端才干在国际请求。第二是国际知识产权维护不完善,国外药商不敢在国际上市。第三是医保报销目录调整不及时,药企担忧收不回本钱。最初一点缘由是审批人手缺乏。
 
毕井泉说,目前,食药监总局正在和有关部门积极协商处理成绩,关于不合理的要求予以取消,同时增强知识产权制度,关于审批的效率,经过优化流程和添加效率予以处理。
 
4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议对出口抗癌药施行零关税,并鼓舞创新药出口。
 
在4月28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度卫生安康委员会副主任曾益新表示,目前大局部抗癌药仍然昂贵,自主研发才能弱且多依赖出口,患者用药可选择性不高、费用担负较重。
 
曾益新引见,依照党地方、国务院部署,国度卫生安康委员会、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部、海关总署、药监局协同配合,研讨确定了多个降低癌症患者药费担负的详细措施,包括对出口抗癌药实行零关税,对已归入医保的抗癌药施行政府集中谈价和推销,放慢癌症防治药品审批上市等。
 
“进步我国抗癌药品的研发才能,是降低抗癌药品费用、加重对出口抗癌药品依赖的基本之策。”曾益新表示,国度科技方案将加大对立癌药研发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临床急需抗癌药研发。
 
5月23日,国度药品监视管理局、国度卫生安康委员会共同发布优化药品注册审评审批有关事宜的公告,关于境外已上市的防治严重危及生命且尚无无效医治手腕疾病以及稀有病药品,出口药品注册请求人经研讨以为不存在人种差别的,可以提交境外获得的临床实验数据间接申报药品上市注册请求。这也就意味着,局部“救命药”进入边疆市场的速度将放慢。
 
冯文明表示,目前审批的成绩正在处理,加上新政策的施行,很多出口药将很快进入市场。“比方说有一款出口疫苗,几年前就向中国请求上市了,却不断没批上去,一个多月前,这个药被同意入市,审批只用了8天左右工夫。”冯文明以为,要处理“救命药充足”的现状,除了免去关税放慢审批,还应促进药企自动请求入市,这样才会有更多出口药获批上市。
 
冯文明也提到,据他理解,马法兰或会在不久后再次进入边疆市场,“目前已有一家边疆药企获批消费马法兰仿制药,此外,还有一家国外消费马法兰仿制药的药企也提出了入市请求,能够还在审批中。”
 
日前,记者曾就马法兰等出口药品入市成绩征询相关管理部门,但尚未取得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