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7日,河南省偃师市大口镇集会市场,偃师市检察院送法下乡效劳团正在展开宣传活动。展板上,依据该院近期操持的两起诈骗和进犯公民团体信息真实案例,并结合电影《巨额来电》素材编写的警示宣传材料,引得不少过往群众驻足观看。
“太吓人了,由于泄露团体信息被骗60万,这代价太大了!”“真人真事才更有警示效果,我妈平常也热衷电视购物,我想给她带一份材料,你们有没有宣传单?”相似的成绩不时问向街头宣传的检察官,并逐个失掉回答。
警示资料中提到的,终究是什麼样的案件?
遭遇“连环诈骗”
虽然办结已有一段工夫,案件承办人、偃师市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李霞对被害人王老太印象颇深:“人看上去比实践年龄年老,穿着也很时兴,对诈骗嫌疑人也并没有流露出咬牙切齿的心情,应该是一个比拟感性的人。”
王老太往年60多岁,子女在外地任务,她退休后在家安享暮年。上了年岁,对养生保健格外上心,从2014年6月开端,她迷上购置保健品。每次,她都依照保健品公司的要求,填写了团体信息。噩梦,也就是从那时开端的。
“以前接到的电话很少,自从填写了那些团体信息,每天各种来电不时。”王老太疑心,本人的信息是保健品公司泄显露去的。
一天,她接到一生疏来电,对方称是某珍藏品公司的任务人员,公司有一些珍藏品低价回馈客户,同时表示,购置一段工夫珍藏品贬值后,公司还担任回收。能挣钱,还没有风险,这样的坏事让王老太很是动心,马上容许购置。很快,她收到了对方用快递寄过去的一件珍藏品。
王老太对珍藏不太外行,看到对方提供的盖有“全国一致发票监制章”字样的发票上,填写着物品的称号,还有比本人实践购置价钱高得多的标价,她没有任何疑心。最关键的是,她抱着对方可以回收,让本人挣差价的梦想,直爽地将货款给了快递员。
之后,王老太每天接到的电话更多了,致电者中不乏一些知名的珍藏品公司,内容触及生肖金币、金条、金银留念币、留念钞等,价钱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无一例外的是,一切来电者都承诺:“我们给你寄的一切珍藏品,到时全部上门回收。”有了这样的承诺,关于送上门的珍藏品,王老太从不回绝,照单全收。
工夫一天天过来,对方承诺的上门回收工夫早过了,却还不见人,王老太焦急起来,一次次联络对方。偶然联络上,对方语气显得很不耐烦,全然没有了现在让她购置时的热情,表示回收可以,但是要交鉴定费、海关税等各种费用。这些费用算上去,有时超越购置价钱,“总之就是设置各种妨碍,让你消除回收的念头”。
此时的王老太才认识到本人能够上当了。就在她烦恼之际,又接到了自称公安部门的来电,称在办案中发现王老太被骗了40多万元,“被骗的钱可以退还,但要交纳一定的公证费、办案费”。信以爲真的王老太对对方的要求有求必应,什麼领款证明费、手续费、冻结费、代理跑腿盖章费……每次几百上千元,林林总总算上去,王老太又被骗走10多万元。
但是交了钱,退款却迟迟办不上去,王老太终于警醒了。2017年2月6日,她向公安机关报案。
仅以王老太本人保管的打款小票统计,从2014年被骗开端到2017年报案,她总共被骗了大约60多万元,其中仅2016年就被十多伙骗子骗走了30万元。
“诈骗家族”现原形
在王老太的报案资料中,屡次提到一个自称叫吉静的人,“2016年6月,她给我打电话,自称是北京一个地方单位的财务科主任”。爲消除王老太的疑心,吉静报出了王老太的两个手机号和一个固定电话号码,称“我们是专门爲老百姓办事的。我是国度干部,常常下去办案,前几天刚办完一个案子,那些骗子交代说骗了你12万元,我们财务科预备把钱退给你,明天给你打电话,就是通知你,你只需求交一些手续费,我们就能把被骗的钱退回来。”
虽然这套说辞破绽百出,但急于挽回损失的王老太已顾不上细想,而是“就跟着了魔似的”依照对方的要求,经过银行ATM自助柜员机和银行汇款的方式,分十几次将4万元打到对方提供的卡号上。
公安机关依据王老太提供的卡号、电话号,顺藤摸瓜,很快就将自称吉静的河北定州人曹雪玲抓获归案。
在曹雪玲的家中,警方起获了她在施行诈骗进程中用来记载的账本,下面明晰地记载着被害人的姓名、地址、电话、身份证号、对方银行卡号,以及她本人在每次诈骗时自称的身份、姓名、所运用号码的后四位、诈骗的理由、价钱等,同时还标志有“签收”“支”“改”“退”“没钱”等字样。
据曹雪玲交代,标志“签收”“支”“改”的,都是对方收下快递交了钱骗成功的;“退”“没钱”“不接”,就是没被骗的。每次骗成功,曹雪玲都会用红笔标志上去,以作爲重点对象持续行骗。这也就是王老太电话越接越多的缘由。
曹雪玲交代,本人出售的假珍藏品,都是在老家高蓬镇高蓬村左近买的,“都是几十块钱一件的工艺品,卖的时分却是以几百上千的价钱,作爲珍贵珍藏品卖的。另外,店里还能提供购物发票,五十元一本,我前后买了大约三十本。发票的次要作用,是可以把工艺品的价钱写成珍藏品的价钱。”
账本上的记载,让公安机关的侦查有了针对性。警方最终查实,她独自或伙同丈夫郎海龙、父亲曹进平(在押)、母亲陈彦琴(在押)、姐姐曹曼、姐夫王晓光,共向包括王老太在内的22名被害人诈骗10.3万余元,其中诈骗王老太3.9万余元。曹曼和王晓光诈骗两名被害人4.6万余元。案发后,仅曹雪玲的银行买卖记载就打印了近百页。
揪出幕后的“菜商”
随着案件的推进,公安机关从查扣的曹雪玲的手机上发现了新的案件线索。QQ邮箱信息显示,曹雪玲曾从包括QQ昵称爲“等一分钟”在内的多名上家手里购置过公民团体信息,“一共买了有几万条,花了有1万元左右。”网络诈骗流水线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菜商”(倒卖公民团体信息的人)开端浮出水面。
在诈骗案件的操持进程中,承办检察官李霞不断非常关注公民身份信息泄露的状况。得知上述状况后,屡次协调沟通公安办案人员对“等一分钟”等上家的身份停止核实,并及时立案侦查。
警方侦查很快有了却果,“等一分钟”的真实身份失掉确认:方成明,男,生于1984年7月,小学毕业,农民,河北省定州市高蓬镇北高蓬村人。2017年6月8日,公安机关将其抓获归案。
方成明到案后交代,本人的信息是以每条二至五毛钱的价钱从两个上家处购置的,一个绰号叫“富哥”,外地人,二人见面后间接经过U盘拷取数据停止买卖,共购置了7000余条;另一个是经过QQ联络,对方QQ昵称“财神数据”,详细姓名不详,买过大约1000条。而本人之所以购置“买过珍藏品人”的团体信息,“是由于我们这边有许多以卖珍藏品施行诈骗的人,这些人都情愿买这种信息方便他们施行诈骗,对这种团体信息的需求量也比拟大”。
获取上述公民团体信息后,方成明在网上兜售,看到“数据群”“大帝国”之类的群就加出来,在外面发“我有信息”,以吸引买家。购置者中,就包括曹雪玲。
案发后,经公安机关技术侦查鉴定,方成明共向21个QQ邮箱发送过包括公民团体信息的邮件,合计发送了57594条公民团体信息,获利1万余元,其中发给曹雪玲的团体信息超越3000条以上。
“富哥”的真实身份也很快被查明。他叫付从起,男,1978年5月出生,初中毕业,农民,河北省沧州市盐山县常庄乡人。正在公安机关预备入手抓捕时,得知方成明被抓音讯的付从起选择了外逃,并在押跑的进程中将随身携带的存储有公民团体信息的笔记本、电话和U盘全部扔掉。公安机关对其上网追逃。2017年7月27日,付从起在亲属陪同下到偃师市公安局投案自首。到案后,付从起交代,本人共卖给方成明信息7000余条,从中获利3000元。
2017年8月30日,公安机关将方成明、付从起二人移送审查起诉;10月13日,偃师市检察院以二人涉嫌进犯公民团体信息罪提起公诉;2018年3月5日,法院以进犯公民团体信息罪,判处方成明有期徒刑一年零三个月,并处分金3万元;付从原因自首被从轻处分单处分金1万元。依法没收二人守法所得赃款1.3万余元。判决后原告人均未上诉,目前判决已失效。
2017年7月27日和9月18日,公安机关先后将曹雪玲和曹曼、王晓光诈骗案移送审查起诉;偃师市检察院受理后决议并案,于11月9日以三人涉嫌诈骗罪提起公诉;2018年2月2日,法院以诈骗罪判处曹雪玲有期徒刑四年,并处分金5万元。曹曼和王晓光因向公安机关退回被害人损失5万元,被从轻处置,曹曼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分金2万元;王晓光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分金5000元。
王老太报案中所提到的其他诈骗现实,公安机关仍在进一步侦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