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中国社会迷信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讨中心结合腾讯社会研讨中心共同完成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讨报告》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假如将上当普遍定义爲诈取钱财、诈骗感情、传达谣言、虚伪宣传等多方面,表示在互联网受骗上当过(或许疑似受骗上当过)的中老年人比例高达67.3%。被骗的次要途径是冤家圈(69.1%)、微信群(58.5%)以及微信好友(45.6%)。上当的信息类型次要是收费领红包(60.3%)、赠送手机流量(52.3%)和优惠打折团购商品(48.6%)。
面对互联网环境,中老年人该如何顺应,又面临哪些风险?记者就此停止了采访。
收费红包实爲广告链接
陈唐是北京一家熟食店的老板,往年63岁,退休前在一家水泥厂任务。2017年8月20日上午6点,陈唐参加的一个微信群里呈现一个链接,标题爲“某某(电影名)票房剑指60亿,庆功夜宴,撒钱啦,我刚刷到……”陈唐对电影内容没有太多关注,但是隐约记得不久前听孙子提起过这部电影,加之是红包链接,便抓紧了警觉,没有多想就点了出来。
陈唐向记者描绘,他点击链接后,手机上呈现的并非普通的微信红包页面,而是相似于游戏界面,需求经过不时下拉刷新页面来抢红包。单次抢到的红包越多、参与游戏次数越多,相应赚到的钱也就越多。
陈唐参与了两次游戏,他向记者发来的微信页面截图显示,陈唐第二次抢到了148个红包,总计14.35元,两次游戏累计红包金额爲40.96元,页面上还有“玩得越多,奖励越大”等字样。
两次游戏后,陈唐选择“不玩了,立刻提现”这一选项,但令他不测的是,这笔钱并不能被间接转到他的微信零钱中,屏幕上“需求进一步分享至微信群之后才干支付”的提示让他有些疑惑。陈唐又将链接分享至本人所在的另一个微信群,但分享之后又接到还需再分享至另外两个微信群后才干提现的告诉。陈唐将链接分享至3个微信群后发现,支付红包还需求下载一款名爲“某某商城”的使用。
经过进一步查询,陈唐发现这款使用的宣传语爲“百万红包收费领,收益高达90%”,他这才发觉到不对劲,赶紧终止了操作。
“这种骗术的确是令人防不胜防,假如不小心点开了就会被骗分享到好几个群里,招致多人连环被骗,最初在各个群里众多。”陈唐说,他到最初一步才发现这有能够是某存款融资平台的广告链接,回想起来还是有些后怕。
“我们年岁大了,关于网上的一些东西不像年老人懂得那麼多,不论怎样当前都得长个忘性了。”陈唐说。
领流量后银行卡被盗刷
2017年12月25日下午,孙晴的父亲在微信家庭群里转发了本人银行卡的收入短信,短信显示两次收入累计600余元。孙晴的父亲往年59岁,在北京市昌平区运营一家小超市。
孙晴说,父亲当天并没有运用那张银行卡停止任何消费,家人判别这很有能够与父亲当天晚上在冤家圈支付的“收费流量”有关。
据孙晴的父亲回想,他在冤家圈看到有人转发赠送流量的链接,宣称只需点击、分享链接就可收费支付500兆流量。他点出来后发现,页面中提示流量需求实名支付,还需求提供银行卡账号和密码才干取得支付资历,于是他便依照要求输出了本人的银行卡信息。
孙晴说:“我爸爸的身体不断不太好,而且老人也好面子,损失的钱数量不大,我们就没有报警,最初带他去银行重新更改了密码。我爸爸用智能手机有两三年了,之前不断没有出过什麼事情,我们也觉得挺担心,往常就没有刻意在这方面给他一些提示。如今想来,还是应该多提示他,毕竟老人对网上很多信息都缺乏分辨力,容易上当。”
58岁的赵梅也曾中过收费流量的招,她和女儿一家寓居在北京市丰台区,如今的“任务”是照顾外孙。
赵梅在冤家圈看到有人转发微信文章,其中有一个赠送收费4G流量的活动,只需输出手机号便能支付每月1G流量。支付流量后,页面上呈现了抽奖活动,赵梅顺势参与,之后便收到了“中奖”提示,活动方显示她抽中了一款电子手表,填写团体信息及收货地址等便可以经过邮寄的方式将礼品间接送到她的手中。
赵梅以为手表的描绘看起来很“高档”,正好可以给本人的小外孙玩,于是便领取了30元邮费。
一周后,赵梅收到奖品才发现,手表基本不能用。赵梅说,她完全是掉进了圈套,“手表是坏的,我还白白花了几十元运费,当前再也不能置信这些东西了”。
网络购物遭遇退款圈套
李芳往年67岁,以前是西安一家食品公司的员工,往年1月,她在某网购平台的一家旗舰店购置了一件衣服,不久却收到了一名自称客服的女性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公司发现李芳所购置衣物的批次存在甲醛超标成绩,有能够招致皮肤过敏。公司会布置快递员上门取货,退回后由公司一致销毁。
这名“客服”说,货款曾经退回到李芳的领取宝账号,李芳翻开领取宝检查并没有发现退款,反应之后对方将电话转交给一名自称是经理的女子。
“经理”建议李芳添加客服微信,经过微信把当天的领取宝账单截图发给客服,以核实李芳的确没有收到货款,然后才干持续布置退款。李芳照做后,收到了客服发来的领取宝二维码,客服对李芳说,扫描二维码后再通知她下一步操作流程。李芳扫描了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后,呈现了领取宝的领取页面,并要求她输出账号和密码。
“那个时分我就觉得很奇异,虽然我往常很少用手机付款,但是我晓得在超市付款时微信和领取宝是两个不同的二维码,所以用微信一定不能扫领取宝的二维码。然后我就打电话问了我女儿,我女儿立马通知我这是骗子,我就没有再持续,转头把那个客服给拉黑了。”李芳说。
周叶家住北京市朝阳区,她母亲往年65岁,退休在家将近10年,曾经成爲微信誉户两年了。前些日子,周叶的妈妈在冤家圈V商处购置了5斤芒果。
“V商发冤家圈自称是泰国出口芒果,打5折出售,后果我妈收到货后发现,芒果都特别小,而且有好多都烂了,基本没方法吃,白花了40多块钱。”关于母亲的行爲,周叶又生气又好笑,对记者说,“当前真的不希望她乱买这些看似打折的东西,廉价没好货,后果十有八九都是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