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好政策沦为画饼!这四类“僵尸政策”让企业叫苦不迭


发布时间: 2018年05月27日

明明是好政策,出台多年却未能落地执行,企业无法享用政策红利且赞扬无门……半月谈记者调研发现,近年来,国度层面已陆续出台多项支持实体经济开展、降低企业本钱的好政策,局部政策虽然已出台多年,却因“后天缺乏”“后天失调”,不断处于“休眠”形态,沦爲“僵尸政策”。

政策出台15年衰败地,现场问询遭“踢皮球”

重庆某大型商贸无限公司每年从欧洲国度出口服装、箱包等商品。企业担任人引见,在国际贸易买卖进程中,买卖单方往往是经过第三方效劳商完成货物买卖,并给予第三方效劳一定比例佣金。

近日,企业担任人有意中发现,早在2003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关税条例》规则,购货佣金不计入完税价钱。

“多年来,我们的购货佣金不断是交纳关税的,而依据此项政策,购货佣金应免交关税,假如落地执行,将大大加重企业担负。”该企业担任人算了一笔账:企业往年方案出口商品金额约1.7亿元,购货佣金高达3400万元,估计该局部将交纳关税1122万元。

但是,由于对购货佣金无明白解释、无金额规范,货物报关单无填列栏目,对佣金的认定和管理无详细部门担任,此项政策至今未能落地执行。

半月谈记者近日跟随企业担任人到重庆江北机场海关征询,任务人员先是明白表示,企业在海内购置货物时发生的中介费必需计入完税价钱。企业担任人拿出相关法规和条例后,该任务人员又说,购货佣金是指代理商代其购置货物而发生的中介费,而公司相当于间接从代理商处购置货物,所发生的中介费不能认定爲购货佣金。

当半月谈记者持续讯问,能否有法律法规或施行细则对购货佣金的概念予以明白解释时,该任务人员说:“目前没有解释和规范,次要靠人工判别。”

不只如此,“出口货物报关单”并未设置佣金的填列栏目,企业不知该如何填报。对此,该任务人员说:“报关单上不断都没有购货佣金这一栏,详细怎样填报我暂时也不清楚。”

此前,该企业担任人还电话征询了深圳、西安等城市的海关,失掉的答案也是五花八门,有的以为佣金必需计入完税价钱,有的表示要研讨一下才干确定,有的甚至不晓得购货佣金爲何物。

爲弄清购货佣金的详细解释和金额规范,企业担任人又到多个部门征询。外汇管理部门表示,佣金的审核、审批及比例确实定,由银行自行把关核定;而银行方面回复,必需先经税务部门认定该局部费用能否应该纳税,才干确定能否核定爲佣金;税务部门则回复,进出口业务的佣金属于关税范围,而关税不归税务部门管。

企业担任人被踢了一圈“皮球”后泄了气:“这明明是爲企业减负的好政策,认定购货佣金至多要核对企业和代理商商务合同签署方式、付款方式、交货方式,如今却没有任何施行细则,全靠嘴巴说,再好的政策也只能成陈设。”

四类“僵尸政策”让企业喊苦

实践上,无法落地的好政策并非个案,企业在运营中频频遭遇。

一是“海市蜃楼”型。

此类政策犹如悬在天上的楼阁只可仰视。一家大型机器制造企业财务总监举例说,多年前国度已出台政策,进一步放开驻外合资企业的融资途径,这将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本钱,但人民币资金池、外币资金池与企业税收等政策如何衔接至今没有施行细则,企业都怕踩了偷税漏税的雷而不敢“吃螃蟹”。

二是“弄巧成拙”型。

此类政策因一些多余或不实在际的规则而难以实施。前几年,多部委结合出台政策,放开药品技术转让限制,旨在鼓舞医药企业兼偏重组,盘活存量,但政策施行进程出了成绩。

西部某市一家制药企业与沿海地域一家药企达成购置协议,要将16个药品同意文号转移到外地消费,价钱谈好了,首付款也领取了,但该政策要求药品同意文号转让必需由转出地盖章。在操持进程中,外地政府部门就是不愿放行:“来投资可以,把东西拿走不行。”

来回扯皮近一年,企业找到多位省级指导出面协调才勉强处理。企业担任人说:“本地有20多家制药企业与外地企业签了药品批文转让协议,除了我们,其他的转让方案都因对方政府不放行而失败。”

三是“互相打架”型。

此类政策因与其他政策矛盾而无法落实。近年来,国度屡次出台政策鼓舞社会资本办医。一家企业想在西部某省会城市办一家民营医院,合同也签了,地也看好了,到疆土局操持土地运用证时却原告知,办医疗卫生用地需求先拿到医院的证照答应,到卫生厅又原告知:“要先有土地运用答应证,才干操持医院证照答应”,最终企业不得不保持。

四是“嫌贫爱富”型。

此类政策的初衷是处理企业燃眉之急,却在施行进程中设置“高门槛”,让真正需求政策扶持的企业望而生畏。

一家企业投资新项目时资金充足,得知两家政策性银行设立了利息较低的专项建立基金,赶忙提交申报手续,获批3000万元后,银行提出必需由中央政府提供担保,企业再用厂房停止反担保,资金还要以股权的方式进入等,企业无法满足条件,自愿保持。

“我想不通的是,正由于抵押物缺乏,一些新兴产业项目才融资难,如今由地方贴息设立了政策性专项基金,为何还要求用房产抵押?”该企业担任人说。

“好政策无法落地执行,不如不出台”

“出台好政策却无法落地执行,还不如不出台。”多名企业担任人以为,“僵尸政策”让企业对政府发生不信任感,影响其投资决心。

一些企业担任人和专家学者表示,“僵尸政策”不只损害企业的利益,更打击了企业的决心和积极性,毁坏营商环境。一项政策之所以被制定出来,目的是爲理解决某一成绩,或许爲了完成某个目的。假如成了“僵尸政策”,不但难以完成政策制定者的初衷,毁坏其威望或公信力,还能够使曾经存在的成绩严重化,甚至繁殖出新的成绩。

企业担任人和专家学者建议,管理“僵尸政策”需求政策制定者在谋划政策之初,多些调查研讨和论证,让政策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拿来就用且管用,也需求政策制定者在政策的施行上,多些回头看,及时发现成绩并予以纠正。

与此同时,各级政府应对已成爲“僵尸”的政策予以清算整理,对因脱离实践而无法落地的政策予以废弃,对短少配套政策和施行细则的政策,经过制定施行细则、出台详细的解释和规范、明白牵头管理部门等方式推进其落地执行。要发扬钉钉子肉体,推进政策的执行和落实,还要树立责任追查机制,倒逼责任部门严厉履职,让好政策真正惠及企业,促进经济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