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旧事赚现金”“读资讯赚金币”“1亿红包,1元提现”……近期以来,一批号称能帮用户“赚钱”的旧事APP遭到各界关注。凭仗现金红包、阅读有奖和推行返现等奖励和补贴,这些APP热度飙升、用户增长迅速。但是,这种以现金换流量、甚至用低俗博眼球的盈利方式也引发了诸多质疑。
刷旧事真的能赚钱吗?《工人日报》记者下载了一款此类旧事APP。初次登录后,记者便收到了零碎发送的1元红包。注册后零碎又推送约请收徒的信息,“初次收2位师傅赚20元,当天即可提现”。
在账户页面中,“每天收费抢1万现金”“阅读3分钟得奖励”“低温补贴礼包”等奖励信息不停滚动。零碎还提供了老手义务和日常义务等奖励:老手每天阅读3篇以上旧事,可取得200~1000金币,优质评论奖励200金币,分享到冤家圈奖励90金币……
奖励五花八门,阅读、评论、转发均“密码标价”,这是此类“刷旧事赚现金”APP的共同特点。在一些APP晒出的用户支出排行榜上,记者发现用户最高支出达95692.8元,但记者无法核实其真实性。
据媒体测算,假如单纯刷旧事,用户需累计阅读5~8个小时旧事或许观看十几个小时视频,才干挣到1元钱。想要赚钱,更快捷的办法是约请收徒:爲APP拉来的用户越多、越活泼,奖励就越高。
一位名叫“大白”的网友据称在去年破费2个月工夫爲APP拉来了2000多名“师傅”,拿到了3.6万元的奖励。
少量用户在现金红包和收徒奖励的“引诱”下,参与到“刷旧事赚现金”的游戏中。以某APP爲例,其上线一年半后用户达7000万,日活泼用户一度超越1000万,在资讯类APP中增速第一。
但是,“野蛮增长”面前,以现金换流量、用收徒做推行的做法引发了各界的质疑。
有律师表示,收徒推行形式中,徒弟、师傅、徒孙构成了上上层级,徒弟能从师傅、徒孙处取得收益,这契合传销的构成要件。
而关于现金换流量的做法,私募投资人李灿对记者表示:“其套路是以现金奖励安慰流量扩张,再经过流质变现获利。同时,宏大的流量还可以用来吸引融资、进步企业估值。”
“‘刷旧事赚钱’实质上是一种流量分红商业形式,这种规则设计将少量本来没有相应信息需求和传达需求的用户转化爲廉价的流量奉献者,从而迅速完成流量扩张。但用现金安慰出的流量是虚伪的,其信息传达也是没有价值的。”中国传媒大学旧事传达学部党委副书记刘自雄表示,“刷旧事赚钱”形式曾经违犯了传达伦理和行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