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HR不喜欢太懂法的员工?维过权的就有“案底”


发布时间: 2018年05月14日

变相裁员成爲某些企业普遍采用的方式。而从实践状况来看,许多休息者在被裁掉时,并没无意识到本人 “被套路”了。这些套路,往往是企业精心设计的。一招不见效,连环招再来,它们对休息者的身心会带来一定损伤。

本周的“职场不可不说的变相裁员”,采访了多位资深企业HR,他们披露了变相裁员常用招数和使招缘由。我们希望,能以此给休息者提示,从而看清套路,感性维权。

“对那些本身才能不行、拖公司后腿的员工,辞掉他们还要给补偿金?”李青说,“我们心里不能承受。”

李青在北京一家大型批发公司做人事资源任务(HR)。这个有10年任务阅历的人事总监直抒己见:“关于不值得的收入,企业一分钱也不情愿花。”

围绕变相裁员话题,《工人日报》记者采访了多名有10年以上人事任务阅历,就职于私企、国企和外企的HR,他们通知记者,变相裁员像在企业和员工中达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大少数员工在企业使出“初级招数”时就心照不宣,自动离任。有HR甚至坦言,在其10年从业阅历中,未遇到一同员工提起仲裁的状况。

“你只需求答复‘有’还是‘没有’”

“开人”10年,在李青这里,大少数时分调岗、降薪这些“初级招数”甚至都无需退场。只需求使出“第一招”“批判教育”,目的就能到达。

“批判教育其实就是‘找茬’。”李青说,“要想找出员工的成绩其实并不难。每天找,每天当众批判你,也不是人格凌辱,就是让你丢脸,让一切人都晓得公司不待见你。这种情感上的打压挺可怕的,很多人在这一阶段就扛不住了。”

这一阶段,员工自动办离任最快只用1周。

李青也遇到过“较劲”的员工。对方任务才能不错,就是性情上不招同事待见,影响了团队任务,成爲“拖后腿”的那团体。

找出的“茬”,是很多员工都会呈现的“没有在规则工夫内操持入职手续”。在一名人事专员后期主打“苦情牌”的“情感浸透”失败后,李青出场了。

李青神情严肃地走进办公室,对面前的男员工疾速说道:“之后人事部同事有没有通知你要及时操持入职手续?请答复‘有’或许‘没有’。”

男员工张嘴刚要解释,李青立刻打断:“你只需求答复‘有’还是‘没有’。”

——“有”。

——“人事专员给你发过邮件阐明状况了吗?是还是不是?”

——“是。”

——“X年X日发的,对还是不对?”

——“对。”

——“那为何不及时操持?”

男员工一时没答下去。李青稍作进展,加快语速:“很分明,你是差错方。”

李青察看到,男员工的神情由先前的轻松逐步变得忐忑,双手十指穿插紧握,后背不盲目地挺直。最初,他说了声:“很负疚。”

男员工当场写了离任单,注明“团体缘由”。

李青看了一眼手表,这场说话,用时20分钟左右。

“有过休息纠纷,就有了‘案底’”

“被变相裁员的对象,根本上是任务才能差或许任务态度不行的员工。一旦业务开展不需求你了,企业有100种办法让你自动走人。”李青说。

北京一家上市软件公司HR陈靖有10年从业阅历,她总结,容易被企业裁掉的,除了最罕见的“绩效产出比差”的人,还有负能量多、爱埋怨的员工。在HR刘飞鸿供职的成都一家国企,“和企业文明不搭”的员工也是能够被裁的对象。对这些员工,企业都不情愿“多给一分钱”。

选择与企业达成“战争分手”默契的员工占了大少数。陈靖依据本人的任务阅历初步统计,被变相裁员后,力排众议的员工不到20%,最初走到仲裁甚至法院的更是少之又少。而李青所在的批发企业,在全国有上千名员工,李青记得这些年“没有遇到过休息纠纷,没有赔过一次钱”。

“员工知道太较劲对本人没益处。”陈靖剖析,“一方面影响今后找任务,另一方面打官司他们耗不起。”

“我们不喜欢太懂法的员工。”陈靖说,“有过休息纠纷的,在我们行业内就叫有‘案底’了。而我们在做背景调查时,会筛掉这样的员工。”已经有一名求职者成爲独一面试合格的人,预备录用前,陈靖一做背景调查,后果发现其有过讨要加班费的“案底”,最初回绝了这名求职者。

陈靖先后供职过三四家公司,遇到过员工诉诸法律维权的状况,根本上都耗了一两年,企业无一胜诉,理由都是“守法解除休息合同”。但陈靖以为,即使最初赔钱了,这官司企业也要打下去,“这是让其他员工晓得,企业就是不会那麼随便地赔钱。”

企业是“赚了”还是“赔了”

“不喜欢太懂法的员工,正是阐明企业本身有成绩。”王沛婉言。王沛是北京一家国资酒店的人力资源中心主任,“员工才能不行,企业有没有培训?有没有一套齐备的规章制度?有没有依照顺序签字、存档、告诉工会等?假如企业有足够严谨齐备合法的管理体系,也就不会想搞变相裁员这种‘小举措’了。”

在王沛看来,休息法的立法设计已思索了企业的需求。“比方,针对企业以为员工才能不行的成绩,休息法规则了试用期,假如试用期之后再来说员工才能不行,那麼企业也要反思是不是本人的管理出了成绩。”王沛说,“再比方,休息法并没有制止调岗,而是必需在不降低员工本质待遇的前提下,合理合法调岗。假如员工还是不能胜任任务,企业是可以依法解除休息关系的,当然这个进程也要有证据、按顺序。”

什麼样的企业最热衷于变相裁员?做了15年HR的刘飞鸿先后在外企、私企和国企供职。他总结,“不想赔钱”的公司中,私企占比最大,其次是国企,绝对最合法合规的是外企。

“正由于太多企业选择变相裁员,所以依照法律规则走顺序的企业才不足为奇。”刘飞鸿坦言。

程薇薇此前所在的成都一家类金融公司就是“可贵”的一例。之前开展得好的时分,公司旗下一共有五六家子公司,2014年、2015年遭到一波官方金融公司开张的影响,公司的现金流、资金链呈现了成绩。“开源完成不了,节流就成爲独一出路。事先董事长给员工们开了大会,说清楚了详细状况,就开启了裁员任务。”

程薇薇担任了这次裁员任务。“我们是严厉依照法律停止N+1补偿,依据工龄,该补偿多少就补偿多少。由于没有提早30天告诉,我们领取了1个月的代告诉金,怀孕期的员工也没有裁,所以这一波裁员没有遇到什麼曲折。”程薇薇说。

最初,公司总共裁员21人,算计补偿111万余元。在程薇薇看来,企业假如不遵纪违法,会“让本来复杂的事情变得复杂”。“虽然对簿公堂的状况是多数,许多企业也正是打了这个低概率的擦边球。从个案上讲,企业是占廉价了,但从企业名誉、员工凝聚力、企业久远开展等层面看,只能带来负面影响。”程薇薇说。 (李青、陈靖、刘飞鸿、王沛、程薇薇爲化名)

学者建议:不同企业分层立法

变相裁员是在“花式守法”,企业则称“有理由”。这些理由站得住脚吗?“休息法搭建出保证休息者权益的内部框架,又在其外部给企业管理留有空间。企业必需在这个空间内标准化管理,明白哪些可爲,哪些不可爲。”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休息经济学院副教授范围承受记者采访时说。

有HR提出,“社会在疾速开展,员工知识更新和才能提升跟不上企业需求,自然会被企业淘汰”。对此,范围以为,以后一些企业的容错度太低。“比方在一些互联网企业,不能胜任任务者会被辞退,但这个考核期限十分短,有的甚至按天考核。企业的培训制度完善吗?合理规范、顺序是什麼?”

范围指出,企业要在市场中求生活没错,但从维护休息尊严和贯彻人本理念的角度看,许多企业做得不够。

谈及“休息尊严”,在记者采访中,几名资深HR都表达了变相裁员时的无法——

“有时分被裁的‘不出效率’的员工,恰恰是公司的‘老黄牛’,这时分我们心里是最苦楚的。”“我们逼员工,老板也在逼我们。但假如守法行爲太恶劣,我们也会回绝,由于兽性上过不去。”“我们经常自嘲,一群做人事的,干的不是人的事儿。”

关于企业的“苦衷”,范围提出,休息法在立法设计时,可讨论依据企业类型区分作出一定分层。“以后不同的企业承当着相反的责任。但每个企业不一定都能同等地到达理想的标准化,而应该思索企业的差别性。”

“休息法立法目的是维护作爲弱势群体的休息者,但懂法用法的休息者反而能够不招企业待见,外表上看这像一种‘悖论’。”在范围看来,这也从另一角度标明,休息法曾经在赋予休息者一方更多的权能,由于越来越多的休息者有了维权的认识和知识,而资方在管理等层面上没有到达与之相分歧。“假如劳资单方能到达这种均衡,以后的‘悖论’会消逝,不过要假以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