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电影市场的焦点,能够全部聚集在了《后来的我们》身上。从预售票房过亿元,到上映首日呈现少量退票,近日更是有水军团队在豆瓣爲其刷分的风闻。
虽然片方对此竭力否认,但是《证券日报》记者调查标明,豆瓣刷分产业链,却实真实在的存在着。
业内普遍以为,电影言论造势的途径中,豆瓣的本钱最高,也有剖析师在承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豆瓣刷分的产业链曾经萎缩了”。
但在记者调查时发现,豆瓣刷分红本远比想象中的还要低。甚至有水军团队信誓旦旦的向记者保证,对刷分业务“很有经历”,新片上映时5500元包刷6分。
不过,豆瓣方面在承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刷分是没用的”,反刷分不断是豆瓣电影的日常任务,反非正常评分战略会依据刷分行爲的变化而变化,但目前详细的规则并不方便泄漏。“2015年豆瓣CEO阿北在《豆瓣电影评分八问》中的答复,如今依然适用。”
刷分行爲屡禁不止
虽然阿北在《豆瓣电影评分八问》中曾明白表示,“宣称能刷分的根本是在骗人”。但不容否认的是,针对豆瓣评分的水军刷分行爲,不断颇有市场,甚至有水军团队号称可以刷出高分。
5月5日以来,《证券日报》记者以“片方”的身份接触到一些水军团队,这些团队大都打着“网络推行公司”的旗帜,明面上宣传电影,实则干着刷分刷口碑的任务。
据对方泄漏,大局部水军团队在豆瓣上的业务都涵盖了口碑筹划、评分维护、豆瓣影评等,可提供“一条龙”的效劳方案。其大多表示本身爲专业的电影推行团队,“终年与各大片商协作,包括豆瓣及猫眼等平台”。
其中,有卖家向记者强调,“新上映的影片开分(初期评分)最爲重要”。从其提供的开分价目表来看,指定6分报价爲5500元,7分报价6500元,8分报价7500元,若未完成则收取次一级的费用,刷不到6分收取5000元。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若豆瓣评分能到达6分,对国产片来说曾经算是不错的成果。依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5月7日晚间,正在上映且在豆瓣显示评分的国产影片共13部,其中,评分低于6分的有8部,占比达61.5%。
而与刷分绝对应的,则是刷影评,毕竟“光有分数没有评价,看上去太假,一定要配合着来”。从几家团队给出的报价来看,短评的价位根本维持在20元/条,也有卖家向记者表示,“量大的话可以优惠成18元/条,长评40元/条”。
以此计算,若想在影片上映之初经过水军将评分刷到6分,并配合几百条短评,则本钱维持在万元左右,可以称得上是“物美价廉”。
同时值得留意的是,与水军向片方开出的20元/条的价钱相比,其招徕“打手”的报价极爲昂贵。
记者在豆瓣各类兼职小组、贴吧等平台上搜索发现,不少水军团队开出的招聘薪酬,大多维持在每单0.25元-0.8元之间,多数给出了每单1.5元-3元的价位。
对此,有知情人士私下向记者解释,水军外部也存在层级关系,不少“水军头子”在接就任务后会开展下线,本人从中提取抽成,而随着下线的不时扩展,最底层的水军拿到的钱也就非常无限。
豆瓣称评分很难刷得动
针对所谓“豆瓣刷分红本高”的说法,有业内人士表示,不只是指水军团队的开价高,而是在豆瓣的反水军机制下,其刷分的效果和难度远高于其他平台。
一方面,新注册的账号所打出的分“权重很小”。因而水军团队更喜爱于招徕注册工夫长、活泼度高的用户来“做义务”。
现实上,在《证券日报》记者联络局部水军团队表达参加志愿时也发现,局部担任人会要求先审核团体首页,来确定账号注册时长及活泼水平。这也正面反映出,豆瓣刷分存在层级和门槛。
因而,日常“养号”也成爲水军营生的重要手腕。据理解,小号至多要养三个月,时期最好多评价电影、多关注小组、多与别人互粉,同时,不要用太分明的粉丝头像,评价电影也要绝对客观。
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指出,刷分行爲在电影上映之初比拟无效,之后会由于排片和自然评分的添加,刷分难度增大。“如今抢手影片的评分数动辄数万、数十万,几百个刷分对最终后果的影响十分小”,“这还不算上平台的防刷分机制,假如被断定属于非正常评分,有能够你花上万元刷了1万条评论,第二天被删的也剩不了多少”。
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影评人通知《证券日报》记者,“新片一向刷分严重,因而新片刚出来的分数没有什麼参考价值,等过几个月再去看,分数就比拟靠谱了。”
即便有水军刷分,资深人士也能从评价图中看出套路,据他表述,因豆瓣评分分爲5级陈列,可经过评分图的外形来判别影片质量。“真正的好片,豆瓣评分外形呈‘F’型或‘P’型,即顶端的5星和4星所占比重极大;而若呈现‘C’型,意味着打5星和1星的用户都很多,反差大,很能够是请了水军的烂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