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小美多地业务陷停滞 前员工爆料资金不足早有预兆


发布时间: 2018年05月09日

前员工爆料称资金缺乏早有预兆;果小美无人货架战略难续,欲转型拼团电商被指前景堪忧
近期,无人货架头部企业果小美堕入停运风云。虽然果小美方面称业务开展一切正常,但据新京报记者多方核实到,果小美自往年4月起就已在全国范围内下发无人货架停运告诉,同时方案裁员2000多人。目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多地业务已停滞,并有多个城市仓库清空。而早在往年年后,果小美被指拖欠供给商货款数千万,全国大面积缺货,其资金链断裂或早有预兆。

现实上,果小美仅是无人货架行业的开展缩影。近期,包括便当购、猩便当等在内的无人货架业务也被传出裁员或撤点位的音讯。业内普遍以为,资本过度追捧、企业烧钱自觉扩点位、没有明晰盈利形式,是障碍无人货架开展的次要要素,对其临时开展并不看好。

员工曝北上深杭业务已停

5月4日,一张内容爲“果小美将加入市场,消费者可自行处置零食和货架”的图片在网下流传。果小美随后发布声明称,网传文件并非公司官方及员工所爲,目前公司业务开展一切正常。

但是新京报记者从多方理解到,果小美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多个城市业务已暂停,苏州、徐州、绍兴等地的仓库已清空,深圳、上海、杭州等地简直全员解散。

李晨是果小美上海分公司的员工,担任生鲜冷柜项目后台运营。据他引见,早在4月25日就有同事讨论公司融资失败。4月26日,上海分公司即闭会告诉无人货架中止运营,要转型和第三方联营。而这个告诉是果小美全国一致下发的。李晨称,对裁员“公司没有说得那麼知道”,大约触及2000多人,只留成都总部的20多人。但目前生鲜冷柜后台曾经封闭,货架可以扫码但已无人管理,一切供给商也中止了协作。

而据果小美深圳仓库拣货员张军称,4月26日下午,他和多名拣货员也被解散,仓库主管通知他们“不必发货了,放假了”。此外,担任果小美深圳点位补货的一家第三方物流公司担任人也接到了暂停补货的告诉。

在5月3日下午和5月4日上午,新京报记者先后3次看望果小美位于中关村南路ECO中科爱克的北京办公室,其公司大门不断紧锁,室内没有亮灯。果小美公关部一任务人员对此解释称,当天是下班,但员工都派出去了。但是据楼内保安和保洁人员反映,果小美近期只要前台和一位指导时而来公司,并没有看到其他员工。

果小美某二线城市供给链经理王洪峰5月4日也通知新京报记者,杭州区员工签了休息解除合同,苏沪大区的担任人也已离任,杭州、苏州、徐州、绍兴等地的仓库已清空,北京、深圳的货架中止运营。

资金危机早有预兆

地下材料显示,果小美成立于2017年6月,先后取得IDG、蓝驰创投等多家知名机构累计超5亿元投资。2017年9月,果小美与智能批发货柜番茄便当战略兼并,成爲无人货架范畴的头部企业。

往年3月,果小美开创人兼CEO阎利珉地下表示,果小美的目的是树立中国最大的办公室批发网络,目前无人货架已进入北京、上海、武汉、成都、杭州等近百个城市,终端点位数月增长继续超越300%,将来业务还将掩盖货架、智能货柜、迷你便当店等多种终端。

但是诸多光环下,果小美却早已危机四伏。其多位供给链经理及仓库任务人员均对新京报记者表示,自往年春节后,果小美缺货景象尤其分明,资金危机早有预兆。

作爲果小美某一线城市的供给链经理,陈光于往年2月底操持了离任手续。据其回想,当果小美已在全国范围内呈现了缺货景象,拖欠供给商货款到达数千万元,其所在城市欠款约有100万元。

“2月份就曾经觉得到不对劲了。”王洪峰通知新京报记者,彼时果小美销售人员少量离任,而在华北和西南地域10多个布点城市中,只要哈尔滨、天津不缺货,其他城市缺货率超越50%。此外,他还从多位接近公司中心人物的同事那里理解到,公司声称的5亿元融资实践上只拿到了3.5亿,“曾经烧得差不多了。”

在陈光看来,无人货架行业是一门考验消费者素质和前端销售责任心的生意。一方面,开放式货架付款全靠盲目,盗损率较高;另一方面,销售拓展点位时没有严厉依照公司规则执行,少量低动销、高货损点位给果小美带来了极大的运营压力。

另据王洪峰泄漏,果小美要求货架装置在超30人、封锁的办公区域,但实践点位造假严重。其所在的二线城市共有五六百个点位,其中近半数不合格,幼儿园、红酒仓库、汽车4S店等都被布置了点位,低动销、高货损成爲普遍成绩。后来公司排查,一个月内撤掉了几千个成绩货架,其中一位销售人员的造假点位甚至少达41个。
5月3日下午,果小美位于北京中关村南路ECO中科爱克的办公室大门紧锁。
月均盈余或超2000万元
依据陈光向新京报记者出具的一份果小美往年1月12日的推销清单,该城市的2300个果小美货架当天的推销费用爲19429.51元。如按每月任务日22天、批发业10%的较高毛利率且无货损的状况计算,则果小美每个货架的月均营业额约爲204.38元,毛利仅20.44元/月。但是,假如依照果小美事先每3天补一次货、每次补货本钱30元计算,则其每个货架月均盈余达279.56元。果小美方面曾在4月26日声明中泄漏,其在全国拥有10万货架,这意味着其月均运营盈余将超越2795.6万元。

假如算上点位拓展、新装货架等,果小美的本钱将更高。以陈光所在一线城市爲例,新增一个货架大致需求1500元-3700元。以最低本钱1500元计算,则果小美10万货架的铺设本钱至多爲1.5亿元。

因而,在不计员工根本工资、固定资产投入、货损的状况下,果小美10万货架运营4个月来,仅铺设和运营就带来了2.6亿元的盈余。

“无人货架对供给链要求很高,但果小美拓展点位时并未思索补货和配送成绩,抢市场不计本钱,仅杭州每月的配送费用就高达20多万元。”王洪峰说,虽然果小美后来依据订单量确定能否补货,但货架散布较爲分散也推高了配送本钱。

此外,王洪峰以为果小美的推销体系也存在成绩。后来,果小美全国一共仅4、5团体担任货品、货架等商品的推销,选品才能差,一些无效期长的滞销货不够卖,火腿肠和方便面等无效期短的商品却卖不完,仅玉米肠、火腿肠就压了1000多万元的货,最初只能低价甩卖。虽然后来果小美转爲分大区推销,但由于货款没到位,已面临断货风险。

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讨院院长赖阳以为,无人货架的运营压力次要在于企业没有回归批发实质,没有找到低本钱获取收益的方式。在没有明晰的盈利预测前就自觉圈地抢点位,只能烧钱。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就将面临生活危机。

转型拼团电商不被看好

关于裁员、业务暂停等成绩,果小美方面5月6日回复新京报记者称,公司正在停止战略调整,其中包括人员膨胀方案,但不代表公司呈现了成绩,只是阶段性目的转变。公司将持续推进线下货架,探究从“自营的重形式”转型爲“与第三方结合运营以及区域合伙人制的轻资产形式”,并向电商运营转变。

而据报道,果小美将采取“合箱拼团、团长代收”的形式,重点发力办公室场景爲中心的熟人拼团电商。

关于果小美的这一转型,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讨院院长赖阳以为,虽然在办公室场景下有拼单能够,但其货源和消费者规模无限,很难构成间接跟厂家拼的形式,除非烧钱。社区商业研讨专家王利阳也不看好果小美的拼团形式,“办公室不是高消费场景,大家都在任务,实践上做不成拼多多那种规模。”

■ 行业延伸

无人货架行业洗牌减速

低价竞争、同行偷货、点位造假等行业乱象不断存在,盈利形式不明晰

自2017年下半年起,无人货架成爲企业和资本追逐的风口。据不完全统计,最顶峰时期,有将近50家企业入局,融资规模超30亿元。但是疯狂烧钱圈地抢占点位之后,并购、停运、裁员、撤点等音讯席卷而来,无人货架行业洗牌减速。

多家企业呈现运营成绩

在一个办公场景的开放式货架上摆放零食、茶水饮料等商品,贴上二维码,付款全靠盲目,这就是无人货架。作爲社区批发的补充,无人货架有限接近办公室用户,在满足即时消费需求的同时,也被以为是可以方便获取这一群体消费数据的端口。正因如此,无人货架自2017年下半年起遭到资本追捧。

在无人货架“赛道”上,除小e微店、猩便当、便当蜂等创业企业外,巨头们也纷繁入局。阿里结合美的集团推出“小卖柜”,京东推出京东到家无人智能柜,便当购获由腾讯、鼎晖领投的2亿美元融资。异样的品牌还有猎豹挪动“豹便当”、顺丰“丰e足食”。尔后,无人货架行业迅速走向整合。2017年9月,果小美收买番茄便当;11月,猩便当收买51零食;2018年1月,便当蜂兼并领蛙。

随同各企业疯狂扩张点位,无人货架的高运营本钱、供给链滞后、货损率居高不上等成绩开端显现。往年2月,风闻估值38亿元的猩便当被爆大范围裁员,成都无人货架项目GOGO小超也停运。最近,有音讯称便当购正在阅历一轮大裁员,其中运营、销售、市场是重灾区。对此,其相关担任人回应称不存在裁员,是正常的业务人员任务考核和优化。

点位争夺乱象频发

除行业洗牌初显外,无人货架行业后天存在的低价出货、销售之间抵触、“偷”同行货架等行业乱象并未失掉改善。

在无人货架行业,获取优质点位至关重要。最近,小e微店、便当购在天津一客户办公区因抢占点位发作纠纷,单方各执一词,最终闹得交由警方处置。而在此前,也有业内人士向新京报记者爆料称,同行偷货、自即将其他企业的货架移出办公区、“贿赂”公司行政人员获取点位、甚至散播其他企业谣言等恶性竞争时有发作。

除抢占点位,低价竞争也是无人货架企业获取用户的常用手腕。5月3日,石家庄某公司员工通知新京报记者,其公司有100多人,从去年10月起先后入驻了友盒、便当蜂、便当购、果小美等无人货架,这些公司常常搞优惠活动,如友盒每人每周前两单可以免5元,便当购每周五“满12减8”。

单一无人货架形式难盈利

从被资本追捧到被众人质疑,无人货架范畴如今只剩下7、8家企业。业内以为,无人货架行业盈利形式不明晰,这种开展态势在道理之中,将来或将呈现一两个行业巨头。

面对压力,无人货架企业也在作出调整。如猩便当开端测试办公室订餐跑腿业务,25分钟可送达;果小美则宣称要试水办公室拼团电商。而爲了降低货损,行业内较爲普遍的做法是将货架晋级成智能货柜,如便当蜂、猩便当等。

关于无人货架、货柜的开展前景,北京京商流通战略研讨院院长赖阳以为,企业仅靠无人货架业务很难盈利。绝对而言,用便当店做前置仓带动办公室货架可完成互补,但这种形式还需求进一步探究。

社区商业批发专家王利阳以为,临时来看,假如无人货架回归到批发实质,将生鲜社区市场和办公室联络起来,可以构成战略补充。如便当购原本主攻社区,货架可以协助它辐射社区周边市场。假如其将来可以改动运营思绪,做到精密化运营,就能提供果切、外卖等高毛利商品,并应用大数据进步配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