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日起,《快递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端实施。《工人日报》记者在过来一周中走访发现,未经收件人赞同间接将快递放入自提柜或代收点等《条例》不允许的老成绩依然存在。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杜先生5月1日收到一个EMS快递包裹,快递员在未与杜先生自己提早联络的状况下,将快递包裹间接放到了小区的自提柜。杜先生在看到含有取货号的告诉短信后才晓得本人的快递包裹已被签收,且短信同时显示,自提柜中寄存快递超越24小时将免费。
“在不告诉自己的状况下,快递被自提柜签收,万一出差不在家,费用应该算谁的?东西有破损,又该谁担任?”杜先生表示不解。
《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则,运营快递业务的企业该当将快件投递到商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许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许代收人当面验收。收件人或许代收人有权当面验收。快递员回绝送货上门,属于违背规则的行爲。
在《条例》实施前,快递“被签收”成绩就存在。“上个月有个送到单位的‘被签收’快件,到如今也没找到。商家、门卫、快递员、快递公司谁都说不担任任,也没人赔。”家住呼和浩特的鲍女士对本人网购的电动渣滓桶的丧失很是烦心。
但《条例》实施以来,不少快递员仍“言听计从”。“5月3日度假回来,就看到了门口放个韵达快递,估量看敲门没人就间接放下了,好歹打个电话通知我一声,不然丢了都不晓得算谁的。”北京市东城区的于女士说,“上次有个快递就是过了好几天没到,我一看早就显示签收了。打电话也说送到了。直到几天后看到常送的那个快递员,他翻了下楼道的电表箱才算找到。”
“任务日送的话不少住户地址都没人,常常让放柜里或搁门口。打电话也就是通知我还这麼做,不如不打,以免耽搁工夫。”快递员小张通知记者。
《快递暂行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快递业的行政法规,条例辨别从开展保证、运营主体、快递效劳、快递平安、监视反省、法律责任等方面对快递业开展作出相应的标准。“收件人”关怀的诸多成绩也都在《条例》中有了进一步的规则。除了对快递员送货上门提出严厉要求以外,《条例》还抵消费者担忧的隐私成绩、损坏赔偿成绩等停止明白规则:窃取用户信息最高罚10万元;用户因快件延误、丧失、损毁或许内件缺少而遭到损害的,可要求该快递运单所属企业、实践提供快递效劳的企业赔偿等。
“快递新规很棒,希望各企业严厉落实,让消费者省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