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日前发布《关于标准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点意见》,要求投资商品打破刚性兑付,这也意味着保本保收益的投资商品将加入历史舞台。自此之后,居民还能担心投资吗?
关于普通居民来说,目前5%左右的银行投资不断被以为是平安的。以前我们常常会在银行营业厅听到投资推销人员说,保本保收益,稳赚不赔。
但这种局面当前怕是见不到了。依据资管新规,金融机构展开资产管理业务时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呈现兑付困难时,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垫资兑付。
这就是说,买者自傲风险。你买的任何投资商品,都要本人承当投资失败带来的损失。这就需求投资者多理解投资相关知识,多理解商品细节,加强本人的鉴别才能,尽量选合适本人的靠谱商品。
有人能够觉得,原来机构承当风险,投资者不必操心就可以稳赚不赔不挺好嘛。
实践上,风险一定存在,机构呈现损失的窟窿就需求拿新钱去补,也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最初,一切的“墙”都会倒掉,必定会有更多投资者受损失。
“资管新规有利于维护投资者资金平安。”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以为,资管新规的中心是打破刚兑、废除多层嵌套与制止资金池形式,清算投资乱象,降低分级杠杆,让资管业务回归自动管理根源。
银行投资没那麼平安了,那天弘余额宝这样的货币基金也变得不平安了吗?
且不说“打破刚兑”是对包括货基在内的一切投资商品的要求,在资管新规之下,货币基金和短期投资也会发作大变化。
依据新规,金融机构对资产管理商品该当实行净值化管理;金融机构该当强化资产管理商品久期管理,封锁式资产管理商品期限不得低于90天。
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月底,货币市场基金约7.8亿元。“从目前的开展趋向看,将来货基的收益率或许还将下降。”联讯证券董事总经理李奇霖说。
那还有没有收益波动的投资品?
有的,比方银行活期存款。李奇霖说,假如完成利率市场化,活期存款的利率还有能够比如今更高,到时也不失爲一种可以投资的、收益波动的“投资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