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现金“礼包”成投资者关注焦点 不分红丢了什么?


发布时间: 2018年05月04日

剔除近10年上市的企业,2007年~2016年约有169家上市公司从未停止过利润分配

上市公司不分红丢了什麼?

4月25日晚间,格力电器年报披露,2017年度净利润242亿元,创历史新高,并宣布取消分红方案。此举引发深圳证券买卖所公司管理部的关注,要求格力电器董事会就两个事项作出阐明。

随着年报披露季的到来,上市公司现金“礼包”的大小再次成爲投资者关注的焦点。盈利上市公司要不要分红?该怎样分?《工人日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和专家。

一些盈利上市公司终年不分红

“虽然市场反响很激烈,但格力电器还是积极分红的代表。”北京市一家不愿具名的基金公司经理通知记者,“格力电器此次取消分红方案间隔2007年初次取消分红方案曾经距离11年。与它相比,一些上市公司听凭账上‘躺’着一定金额的未分配利润,终年不停止现金分红。”

记者经过查阅同花顺数据库发现,截至4月26日,剔除掉近10年上市的企业,2007年~2016年,约有169家上市公司从未停止过利润分配,且在2017年度也尚未披露利润分配预案。

Wind统计则显示,2007年至2016年10年间,A股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总额爲6.14万亿元,A股全市场时期获得净利润总额爲19.56万亿元,现金分红率爲31.37%。从全球范围来看,A股全体分红率程度相较于其他国度市场依旧较低。

“关于临时不分红,大局部上市公司都解释称是没钱停止分红,但并不是一切不分红的上市公司都是‘铁公鸡’。”上述基金公司经理通知记者,目前上市公司不停止利润分配的状况比拟复杂。大体有3种状况,除业绩不佳、有利润可分配外,还有因重组遗留的担负形成上市公司临时不分红的。此外,还有一些上市公司思索把未分配利润次要用于补充活动资金,或扩展投资和并购上,不予以分红。“这些状况都可以了解,但假如条件允许却没有报答股东的认识,才是真正的‘铁公鸡’。”

分红是报答投资者的重要方式

“现金分红是上市公司报答投资者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引导投资者临时价值投资的根底。”一家私募机构投资部担任人张先明说,“不少上市公司在维护投资者权益、报答投资者方面缺乏认识。如何引导、促进具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停止现金分红,投资者很关注。”

“随着监管部门不遗余力地引导和鼓舞,A股上市公司的分红志愿、分红波动性、分红数量较过来有了很大改观。”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说。

“从统计数据来看,以后A股分红总额占比融资总额仍处于历史低位。置信随着监管部门对现金分红监管力度的增强,A股全体股利领取率还有较大上升空间。”一家私募机构担任人承烨通知记者。

依据西方证券研报预测,以2017年三季度全体A股18%的净利润增速、2016年全体A股2.7万亿元净利润、分红率提升空间10%作爲预算根底, A股仍有超3000亿元的分红增长空间。

“临时来看,不可低估分红收益报答。经过播种分红,投资者异样可以打败通胀和跑赢市场大局部投资者。”北京市一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于晨通知记者,“现金分红或股份回购本质上是价值投资的归宿。鼓舞现金分红契合监管层引导投资者临时价值投资的政策方向,高分红、高股息率的上市公司也是完成价值投资的根本途径之一。”

“树立继续、波动、迷信的分红报答机制,有利于公司本身开展。投资者取得分红,不只防止了投机行爲,营建了资本市场良好的投资气氛,也树立了公司的品牌抽象。”上市以来一直坚持现金分红的晶盛机电董事长曹建伟说。

鼓舞分红不应损害公司生长性

“虽然有分红方案的公告多了,但我更关注这个公司带给我们的实践利益和企业的前期生长性。假如不能爲投资者带来足够利益,这关于企业和投资者来说都未必是件坏事。”资深投资者马远涛对上市公司分红不以爲然。

“随着有现金分红方案的公司不时增多,一些投资者在计算投资报答时容易堕入过火看重现金分红与否和分红数量的误区中。”于晨说,反映上市公司分红质量的不只有分红率还有股息率。通常来说,分红率是拿出净利润停止分红的比例;股息率则反映了现金分红给投资者带来的收益状况。“虽然有的上市公司有现金分红方案,但实践收益却未能跑赢CPI,更比不上同期投资商品收益率。投资者不应寄望一切的上市公司都大方地分红,由于企业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资金的需求水平不同。”

“普通而言,处于生长期、扩张期的企业会倾向于采取不分红的战略。”国际一家动力类上市公司的财务部担任人通知记者,对上市公司来说,应依据本身的开展周期和实践状况,决议能否分红、分红多少;关于那些业绩优秀、现金流充足却不积极分红的上市公司,仍需求进一步强化其分红责任。

“监管部门积极引导和鼓舞公司现金分红无可厚非,但也要区分看待。”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赵锡军说,局部处于初创期、生长期的上市公司,由于自身现金流不富余,往往倾向于采用非现金分红方式,这并非公司客观上甘愿当“铁公鸡”。另外,依照目前规章制度,每家上市公司采用何种分红方式由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决议,也要思索全体股东志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