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高返利骗局层出不穷 返利打互联网+旗号动辄100%


发布时间: 2018年05月02日
一些互联网第三方平台打着“创业创新”的旗帜,展开高额购物返利促销,但往往高额返利难以完成、资金安全无法保证、运营方式存在违法风险。一旦资金链断裂,参与者将面临严重损失
“满500返500,满1000返1000”“消费=存钱=免费”“低门槛、高收入、小投资、大报答”……最近,不少互联网第三方平台打着“创业创新”的旗帜,以“购物返本”“消费等于赚钱”“你消费我还钱”爲噱头,承诺高额甚至全额返还消费款、加盟费等,以此吸引消费者、商家投入资金。
 
正常的返利促销本是商家爲加快商品销售所采取的重要伎俩,但这类打着“互联网+”旗帜的所谓返利,却有点变味了,其返利动辄100%,甚至是消费额度的数倍,这麼庞大的诱惑,让很多消费者难以自控。如此前曾被立案的V商“博邦商城”,以吸引消费者买茶油的名义,宣称可以“投资7200元返利22000元”,并可经过展开下线层层分红,目前商家已人去楼空,数万名注册投资人巨额投资血本无归。
 
日前,中国银保监会等六部委结合出台了《防范“消费返利”风险谨防利益受损》的风险提示公告,指出此类“消费返利”不同于正常商家返利促销活动,存在庞大风险隐患:
 
——高额返利难以完成。返利资金主要来源于商品溢价收入、会员和加盟商交纳的费用,多数平台不存在与其承诺报答相婚配的合理实体经济和收益,资金运转和高额返利难以暂时维系。
 
——资金安全无法保证。一些平台经过线上、线下途径,以“预付消费”“充值”等方式吸收群众和商家资金,大批资金由平台控制,存在转移资金、卷款跑路的风险。
 
——运营方式存在违法风险。一些平台虚拟盈利前景、承诺高额报答,授意或默许会员、加盟商虚拟商品买卖,直接向平台交纳一定比例费用,谋取高额返利,平台则经过此方式抵达快速吸收群众资金的目的。部分平台还采用传销手法,以所谓“静态收益”爲诱饵,要求参与者交归入门费并“拉人头”展开人员参与,靠展开下线获取提成。平台及参与人员的上述行爲具有合法集资、传销等违法行爲的特征。
 
此外,这类平台运作方式违犯价值规律,一旦资金链断裂,参与者将面临严重损失。按照有关规则,参与合法集资不受法律维护,风险自担,责任自傲,参与传销属违法行爲,将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这类平台往往很难查处,一家平台跑路了,把代码抄一遍,另一家新的平台马上就起来了。”业内人士表示,“消费返利”的骗局层出不穷,甚至愈演愈烈,很大一部分缘由在于技术门槛越来越低、违法本钱也不高,即便平台因资金链断裂而崩盘,也可以迅速另起炉灶。
 
专家提示,互联网买卖平台往往监管相对薄弱,消费者应该特别防范一些商家不正常的促销行爲,尤其关于那些需求预付大批资金、鼓舞拉拢亲朋好友消费的商家,消费者需求特别留意,不要一味追求低价钱、高返利,否则很容易堕入商家精心布置好的圈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