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发文指鸿茅药酒是“毒药” 案件移送审查起诉


发布时间: 2018年05月02日
 
“中国神酒,只需每天一瓶,离地狱更近一点。”这是一篇题爲《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地狱的毒药》的文章扫尾。文章作者叫谭秦东,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17年12月19日,谭秦东经过网络发布上述文章。
2018年1月10日,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公安局办案人员离开广州,跨省对谭秦东施行抓捕。
 
昨日,凉城县公安局通报案情称,接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无限公司报警,经查,谭秦东称鸿茅药酒是“毒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名誉立功现实清楚,证据的确充沛”,2018年1月25日,谭秦东被检方同意拘捕。目前,案件已依法移送审查起诉。
 
广州医生发文质疑“鸿毛药酒”疗效被拘
 
2018年1月10日黄昏6时,广州天河区一居民楼二楼,几名便衣女子按住一名中年女子。便衣女子来自千里之外的内蒙古,是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公安局警察,中年女子名叫谭秦东,是一名医学硕士。
 
谭秦东的妻子刘璇说,事发黄昏7时左右,便衣女子出示警官证说“有事要问”,随后将丈夫带走。
 
往年39岁的谭秦东,2010年硕士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2008年和2011年先后获得医师资历证书和临床执业医师资历,后在北方医科大学第三隶属医院任务,2015年左右创业。
 
凉城警方称,谭秦东被警方跨省逮捕,与一篇网络文章相关。2017年12月19日,谭秦东曾以笔名“Tony”发布题爲《中国神酒“鸿毛药酒”,来自地狱的毒药》的文章。
 
上述网文中,谭秦东开篇即表示,“中国神酒,只需每天一瓶,离地狱更近一点”。接着,文章经过对心肌、心脏传导零碎、心瓣膜等器官的变化剖析,提出“老年人,尤其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年人不能饮酒。鸿毛药酒广告的次要消费者根本是老年人”,进而对鸿毛药酒的疗效提出质疑。
 
值得留意的是,虽然谭秦东的文章注释中,均写做“鸿毛药酒”,但其在网文中贴出的广告截图和旧事报道等,均爲“鸿茅药酒”。
 
新京报记者从凉城警方得悉,警方侦查认定,谭秦东在发布上述文章后,曾在微信群转发10次左右。刘璇说,在谭秦东被带走后,本人登录丈夫的账号,将上述文章设置爲“仅本人可见”,设置时,文章阅读量合计2117次。
 
警方:涉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名誉
 
刘璇通知新京报记者,丈夫被带走第二天,曾给其发送一条微信,说本人“正在承受警察问话”,尔后不断无法获得联络。直到1月14日,刘璇在凉城县看守所见到谭秦东,才得知丈夫被捕缘由。
 
新京报记者留意到,谭秦东名下共有三家企业,其中两家专注医药科技范畴。谭秦东的代理律师胡定锋说,谭秦东的企业,次要从事医学美容与皮肤病医治,并不从事药酒消费,在其看来,谭秦东发布上述文章,“与商业竞争有关”。
 
胡定锋说,谭秦东曾于3月12日向凉城县公安局递交申述书,其中提出,发布文章是爲老年人提出忠告,“药酒是药不是保健品,有详细顺应症、忌讳症和严厉的剂量要求”。
 
刘璇表示,谭秦东的父亲已经也饮用鸿茅药酒,丈夫之所以关注这一商品,发布相关文章,是出于“职业天性”。
 
昨日,凉城警方通报这一事情称,谭秦东“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名誉立功现实清楚,证据的确充沛”。2018年1月10日,凉城县公安局对谭秦东采取刑事拘留强迫措施,1月25日,谭秦东被检察机关同意拘捕。目前,案件已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 回应
 
涉事企业方面:称鸿茅药酒“毒药”是成心争光
 
依据凉城县公安局通报,记者留意到,该文章发布后不久,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无限公司一名员工报案,称局部自媒体“对‘鸿茅药酒’歹意争光,甚至声称鸿茅药酒是‘毒药’,大肆散播不实言论,传达虚伪信息,误导广阔读者和患者,致多家经销商退货退款,形成公司销量急剧下滑,市场经济损失难以估量,严重损害公司商业信誉”。
 
昨日,新京报记者屡次联络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无限公司,未获回应。凉城县公安局经侦大队一名承办警官称,案件目前已进入司法顺序,警方不作评价。
 
记者发现,往年网上也呈现不少质疑鸿茅药酒疗效的文章。3月9日,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无限公司爲此发布地下声明,称公司“是依法成立的企业,鸿茅药酒是经国度食品药品监视管理总局审批的合法商品”,“关于任何严重损害我公司的企业名誉的行爲,我公司将依法追查其法律责任,绝不姑息”。
 
■ 延展
 
鸿茅药酒屡次被食药监部门处分
 
“鸿茅药酒”的品牌一切者和消费方,是内蒙古鸿茅国药股份无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
 
值得留意的是,鸿茅药酒并非保健食品或普通酒类。国度食品药品监视管理总局备案信息显示,鸿茅药酒是属于酒剂类非处方药(OTC),同意文号爲国药准字Z15020795。
 
官网信息显示,鸿茅药酒开创于1739年,至今279年,并于2010年获评“中华老字号”,官方商城中,单瓶售价298元。
 
在此之前,鸿茅药酒因密集的宣传而爲人所知,“每天两口,把病喝走”的广告语一度风行。国度食品药品监视管理总局官网显示,鸿茅药酒共获得1192个药品广告同意文号,位列药品第一。
 
国度食药监总局地下信息显示,“鸿茅药酒”因“宣传广告应用专家、患者爲商品疗效作证明,私自扩展药品功用主治和顺应症范围,并含有不迷信地表示药品成效的断言和保证行爲,严重诈骗或误导消费者”,先后被多地主管部门处分。
 
早在2008年,浙江省食品药品监视管理局就对鸿茅药酒,作出在“温州市范围内暂停销售”的处分。2015年1月,江苏省食品药品监视管理局曾对包括鸿茅药酒在内5种守法广告药品,采取暂停销售措施。
 
往年2月8日,陕西省旧事出版广电局通报称,要求全省范围内,中止播出包括“鸿茅药酒”在内的局部药品广告。
 
人民日报社旗下《安康时报》曾报道称,“在过来的十年间,据不完全统计,鸿茅药酒广告曾被江苏、辽宁、山西、湖北等25个省市级食药监部门通报守法,守法次数达2630次,被暂停销售数十次。”
 
■ 律师说法
 
律师:司法机关处置此案当“慎之又慎”
 
谭秦东的代理律师胡定锋以为,谭秦东的文章,局部内容引自地下报道,局部则是国度机关处分截图,虽然标题采用绝对心情化的“毒药”字眼,但全体性质仍然爲科普文章,不应被认定爲刑事立功。
 
而在京衡律师上海事务所初级合伙人邓学平看来,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名誉罪不同于声誉侵权,在刑法上有十分严厉的界定,依据《刑法》规则,只要“捏造并分布虚假现实,损害别人的商品名誉,给别人形成严重损失或许有其他严重情节”才能够够罪。
 
邓学平表示,认定谭秦东涉罪,需求证明谭秦东“捏造虚假现实”,以及网文与鸿茅国药的损失之间,存在间接因果联络,这些均需进一步伐查认定。邓学平说,谭秦东的文章总点击量不过数千次,“传达范围极端无限”,除非能证明网文是经销商退货独一、间接的缘由,否则很难将这局部损失归因于谭秦东。
 
邓学平说,作爲甲类非处方药,鸿茅药酒不同于普通的酒或保健品,其质量成效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安康权益,大众都有质疑和批判权,“司法机关在处置此案时理应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