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汤文转发背后灰色利益链调查
发布时间:
2018年05月02日
鸡汤文,是一些所谓励志、情感类文章的统称。其实,此类文章最早被称作“心灵鸡汤”,其中倒真有一些考虑人生、励志的文章。不过,随着挪动互联网的掩盖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挪动阅读用户越来越多,“心灵鸡汤”的写手也不时“扩容”,“鸡汤”不再养分丰厚,甚至还呈现了“馊鸡汤”“毒鸡汤”,少量虚拟假造甚至完全违犯逻辑常理的故事不时呈现。如今,“鸡汤文”成了一个用来调侃略带褒义的词。
记者调查发现,有些曾经“馊”了或许“有毒”的鸡汤文,似乎仍有市场。
自从晚辈学会运用微信的各种功用后,蔺依晨倒多了些懊恼——晚辈们每天在冤家圈或微信群里转发鸡汤文。
“晚辈们不只转发,还问我有没有看。”蔺依晨说,“很多文章一看就是经不起琢磨的,看了扫尾就想关掉,无法晚辈们积极性都很高。”
正在厦门大学广告学专业读大三的蔺依晨,最怕的是,临近期末预备考试时,天天被晚辈们用鸡汤文“狂轰滥炸”。
老人热衷转发鸡汤文
蔺依晨的舅舅有一次道貌岸然地通知她,小行星撞地球了。“我事先都不晓得该如何回复。后来才晓得,舅舅是从一篇鸡汤文里理解的。”蔺依晨说。
“太分明的假迷信了。在我们看来,很多信息经过网络搜索就能分辨真假,但老年人并不清楚,也就更容易置信一些假迷信的信息。”蔺依晨以为,音讯途径的闭塞和同龄人的转发是老人情愿置信并且转发鸡汤文的重要缘由。
“我参与任务后,妈妈也退休了,人一下子就清闲了很多。”在一家外企任务的王程对记者说,“后来我怕我妈在家无聊,就教她运用微信的各项功用。”
王程通知记者,她的妈妈刚开微信那段工夫,总是转发一些标题如“不转不是……”“比……更风险的是……”之类的鸡汤文到冤家圈,一天好几篇,从不连续。
一个周末,王程专门问过妈妈转发这些鸡汤文的想法。妈妈的说法是,很多同事都转发这类文章,所以她也要转。
王程说:“像我妈妈这一辈人用微信很多时分都在寻求一种认同感,我只想说鸡汤文在掌握中老年人的心思上还是很有一套的。”
转发赚钱成爲“生意”
这麼多的鸡汤文是如何呈现在手机里?
有业内人士通知记者,鸡汤文面前其实有一个利益链条。
依照业内人士的提示,记者在网上用“微信转发”“鸡汤文转发”等关键词搜索后发现,网上呈现了各种转发接单派单平台、转发赚钱App及一键转发神器等。
业内人士通知记者,在这些接单派单平台面前,是所谓的转发赚钱生意。
几经辗转,记者联络到资深网友李虎,他已经在某大型网站上宣布过一篇文章,外面详细引见了转发内附广告鸡汤文赚钱的全进程。
据李虎引见,微信好友的数量和网络推行水平决议了一团体经过微信转发鸡汤文赚钱的多少。像他这样一个月可以赚3000多元的是多数,很多人一开端只晓得转发能赚钱,但不晓得如何有技巧地运作,少数一个月才赚100元左右。
“微信转发淘金不只仅是把文章分享到本人的冤家圈这麼复杂。”李虎通知记者,“许多网友的微信好友才几十、几百人,依照阅读一次0.05元算,即便100人阅读才5元钱,再加上不在线的、会屏蔽的或许没看到的,可以说能有几十人看文章就不错了。所以,微信好友数量是转发鸡汤文赚钱的根底。”
光靠转发赚钱还不够。
“还有网络推行。做微信转发光靠加人也不行,你必需得多推行。等你有了下线就可以一人得0.5元奖励,而且还有20%的永世提成。”李虎对记者说。
一些广告涉嫌守法
实践上,转发鸡汤文也有一定风险。
记者留意到,接单派单平台上的大众号多以情感、化装、文娱、美食、养生等日常生活相关话题爲主。平台转发的文章标题诸如“2018最正确的生活方式”“迷信无法解释的奇观”“这老头胆子太大了!趁还没禁,赶忙看”等。这些鸡汤文大多用词夸大,如“最美观”“全国震惊”“不看懊悔一辈子”等;大少数鸡汤文内附各类广告,有时一篇文章中有十几个广告;还有局部文章含有一些隐晦的色情内容。
记者经过某集成式转发平台的论坛,联络了一名已经担任过两个相关论坛的资深网友。这名网友通知记者,很多转发赚钱都是骗人的,有些鸡汤文的内附广告还能够涉嫌守法。
这名网友通知记者,有些转发的内容其实就是在打擦边球,钻法律的空子。有些鸡汤文内置广告分明包括色情诱导或虚伪信息,但只需缺乏以引发严重结果就会转发。例如保健品广告,只需不危及人命就行。目前转发平台广告大多针对丰胸瘦身、男性保健等商品,这些商品往往都有虚伪宣传的嫌疑,在正轨平台是投放不了的,所以只能经过在鸡汤文中植入广告的方式宣传推行。阅读量越高,相应的广告转化率也就越高,这是鸡汤文转发产业链构成的根底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