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淘”商品涉嫌仿冒较多 媒体:监管不能缺位


发布时间: 2018年04月30日
春节将至,不少消费者上网推销年货,其中不乏“海淘”商品。不过,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发布的《2017年“双11”网络购物价钱、质量、售后效劳调查体验报告》显示,“海淘”商品涉嫌仿冒较多,目前曾经出具鉴定结论的53个样品中有16个涉嫌仿冒。
如今网购开展如火如荼,在极大中央便了人们生活的同时,各种冒充假劣商品也让人防不胜防。对此,网民呼吁,对包括“海淘”在内的网购市场乱象,监管部门需求重拳整治,以污染网络购物环境。
 
中消协的报告说,上述体验活动从去年10月到往年1月组织展开,触及16家网络购物平台的9大品类商品。本次调查体验实践购置了“海淘”商品93个样品,触及37个品牌。体验人员联络品牌商标权益人或受权人,协商出具商品鉴定结论。截至目前,有19个品牌商标的权益人或受权人对53个样品出具了鉴定结论,其中37个样品爲正品,16个样品涉嫌仿冒。
 
“一些销售平台以正品的价钱售卖冒充假劣商品,应把这样的运营者钉在诚信黑名单的羞耻柱上。”网民“智升九九”说。
 
为何假货屡禁不止?网民以为,缘由就是处分轻,监管有破绽,让一些不良运营者勇于应战制假售假的法律禁令。
 
网民“优他投资的杨大筠”说:“打假我们不断不像反腐那麼坚决,制假企业也在征税,有的中央制假地下化甚至成爲外地支柱产业了,这让更多制假者肆无忌惮……”
 
言论呼吁,网购监管不能缺位。“不制假售假是经商的根本品德与法律要求,也是国度监管职能部门的职责所在。否则,国际弱小购置力仍然会向外流失。” 网民“清幽的住处2017”说。
 
网民“chenchenshow”说:“上至货品源头、物流货运,下至买卖流程,都需求相关部门实行好本人的职责。一开端就依照相关规则严厉要求,不忽略任何一个环节。让这些制造山寨版、物流造假、买卖假货的景象没有生长的空间。坚决发现一同严肃查处一同,宽大不良商家的黑心行爲,让他们付出沉痛的代价,还广阔网友一个洁净的购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