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遇假货如何维权? 律师:电商平台应先行赔付


发布时间: 2018年04月30日
近年来每逢传统节日、东方节日,抑或是“双11、双12”等天然节日,都成爲互联网商家炒作的卖点,成爲那些足不出户的年老网民“买买买”的“狂欢”。据中国电子商务研讨中心统计2017年“双11”时期网购买卖额约2539.7亿元人民币。更有海内媒体称中国电商将对商业世界和全球社会带来深远影响。在国际外赞誉声中,网购“新常态”面前,逐步表露出一些成绩来。买卖额放量增长带来了快递业昌盛开展,但是快递数激增,过度包装、违规包装引发的净化及危害愈发引人关注;网购平台上亦有假货、仿冒品、残次品鱼目混珠,随之而来是一些消费者维权困难;电商刷单、炒信、删除差评的乱象,也引发了网购平台监管责任的考虑。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网购不能得到监管,人民网记者最近集中采访调研了网购带来的诸多成绩。
岁末年终,又到网购顶峰季。享用网络购物宏大便当的同时,也有消费者困惑:网店“专柜正品”代购靠谱吗?若疑心买到假货,该如何去举证维权?
 
南方夏季雪地靴消费需求旺盛。记者上个月辨别从天猫旗舰店和淘宝“金牌全球购认证商家”店铺购置了同款UGG雪地靴。到货后发现,淘宝所购雪地靴和天猫旗舰店正品有分明差别。UGG品牌权益人向记者提供的鉴定后果显示淘宝所购雪地靴爲冒充商品。
 
淘宝卖家坚称雪地靴从美国代购但回绝提供购物小票、海关报关单等证明。记者以普通消费者身份屡次向淘宝和阿里平台告发,但失掉对方后来回复爲“从信息层面暂未能核实到售假信息”。一个获淘宝“金牌”认证的6年轻店,平台日常如何对其所售商品停止监测、监管?消费者赞扬售假,平台仅从信息层面能否核实清楚?记者就上述疑问持续诘问、赞扬,同时向杭州“12315”停止赞扬告发。随后,淘宝网对店铺进一步核对后,将维权定性爲“卖家出售冒充商品,执行仅退款。”
 
淘宝“金牌全球购认证商家”所售UGG雪地靴被品牌权益人鉴定爲假货
 
卖家坚称雪地靴爲美国代购正品却回绝提供购物小票、报关证明
 
2017年12月12日下午,趁着“双12”大促,记者在淘宝网搜索一款UGG雪地靴,后果显示有100多家网店在销售此款商品,店名诸如“妞妞北美代购”、“小牛海内代购”、“UGG精品名店”、“UGG 免税”等。
 
从价钱上看,不少标着“正品代购”的雪地靴与官方售价差距分明。UGG某款雪地靴在天猫旗舰店的售价爲1579元,中国官网售价1580元,美国官网售价15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981元),在淘宝综合排名靠前的网店代购价约在700元左右。其中一家名爲“MISS EIA全球购”的网店,“双12”促销价爲740元,运用优惠券和红包后675元。
 
“MISS EIA全球购”是6年轻店,取得淘宝“金牌全球购认证商家”称号。据淘宝正文,金牌卖家是从淘宝千万卖家中锋芒毕露,可以代表着消费者购物的信任和安心。
 
记者下单前,“MISS EIA全球购”的客服再三保证这款UGG雪地靴是“专柜正品”,并且“支持验货”。
 
记者同时在UGG天猫旗舰店下单购置了同款雪地靴。12月18日商品到货后,记者发现淘宝所购雪地靴与旗舰店所购相比有分明差异,鞋后的蝴蝶结不一样,鞋内标签和鞋盒标签有瑕疵。
 
记者联络到UGG品牌方,UGG品牌权益人德克斯户外用品无限公司经过鉴定,认定记者在淘宝购置的这双雪地靴爲冒充商品。
 
同时,UGG品牌方表示:美国品牌UGG未受权任何代理经销商跨境销售商品至中国大陆。从互联网上购置其商品的官方受权途径只要UGG中国官网、天猫和京东UGG旗舰店。对任何从非受权途径购置的商品,我司无法保证其商品真假,消费者也无法间接享用我司提供的售后效劳。
 
记者在北京多家商场理解到,大局部品牌专柜均不爲消费者网购的商品提供鉴定效劳。
 
当记者21日联络“MISS EIA全球购”客服,告知上述差别,表示疑心是假货,希望卖家可以提供美国专柜代购的凭证以及海关出口报关证明。客服回复称“鞋子是从美国洛杉矶代购的,是人肉带回来的,小票是不过关的,也没有海关证明”。爲了贴近普通消费者的真实体验,记者没有通知对方曾经获得UGG品牌权益人德克斯户外用品无限公司的鉴定。
 
没有任何购物、报关证明,如何能证明所售爲正品?客服回应“卖出的就是正品,不是假货”,“只能本人看皮毛鞋子质量”来证明能否爲正品。当问及假如是假货,会不会给予赔偿,商家表示“没有这个效劳”。
 
当天下午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联络淘宝客服,称疑心本人买到了假货,商家无法提供正品证明,这种状况该怎样办。淘宝小蜜客服答复称,可以请求“仅退款”,退款后鞋子由买家处置;假如卖家回绝,可以请求淘宝客服介入。另外,也可以到告发中心停止赞扬。
 
记者请求了“仅退款”售后效劳,并在“描绘”框内留言备注:卖家不能提供专柜代购小票和海关报关证明。这家店是金牌全球购认证商家。希望淘宝对该店所售商品来源能否正轨停止调查,退款并按销售假货停止赔偿。
 
但是,商家以“商品退回后才干退款”的理由回绝了请求。
 
阿里客服初步回复:从信息层面暂未能核实到售假信息
 
记者诘问:淘宝如何监管认证的“金牌”商家?
 
记者12月22日一早在阿里“全网告发中心”发起告发:“鞋与专柜正品不一样。鞋掉毛,鞋后的蝴蝶结和专柜卖的也不一样,鞋内标签和鞋盒标签都有瑕疵(附照片)。卖家也供认了有瑕疵。卖家不能提供专柜代购小票和海关报关证明(附聊天记载)。这家店是金牌全球购认证商家。希望淘宝对该店所售商品来源能否正轨停止调查,退款并按销售假货停止赔偿。”
 
当天下午,此次告发受理后果显示:“从信息层面暂未能核实到售假信息”。客服表示,处置部门经过买家提交的信息,没有核实到相关假货状况,建议“假如有其他一些本质的凭证(商品鉴定报告、卖家供认假货的聊天记载、真假比照),可以再次发起告发。”
 
同时收到淘宝网的回复邮件:经核实,您此次告发违规证据缺乏,或被告发方及时作了更改,所以告发不成立。”
 
“卖家无法提供正品凭证的聊天记载”,以及“鞋与专柜正品比照照片”等证据,爲何不具有压服力?这家店是淘宝认证的全球购金牌商家,淘宝有没有详细检测过商家的货品?有没有核实过进货来源和品牌受权状况?关于上述诘问,阿里万象客服当晚回复,需求转接愈加专业的客服来协助。专业客服表示将进一步核实卖家的状况。
 
据淘宝页面信息显示,“MISS EIA全球购”最近一个月失掉148条买家评价,意味着发作了148次买卖。其店铺销售量排行榜排名前五的雪地靴,总计售出了614双。
 
在等候赞扬后果进程中,记者25日下午发现“MISS EIA全球购”的网店已打不开,点击之前的商品链接均提示“您检查的宝贝不存在,能够已下架或许被转移。”搜索其店铺名显示“没有找到相应的店铺信息”。
 
淘宝小蜜客服25日回复称“卖家账户显示正常,能够是卖家将店铺商品停止全部下架了,买家仍可持续处置售后”,表示将放慢处置这个赞扬。
 
阿里万象客服26日给出了不同解释:这个店铺的商品因被告发有假货,淘宝正在对店铺停止核对中,淘宝对这家店停止了监管,受监管的店铺搜索不到。估计监管工夫继续到2018年1月24日。被监管不让搜索到,是以免给别的客户形成买卖纠纷。
 
淘宝网在工商干涉下对商品停止再次审查
 
确认卖家售假并实行优先退款
 
12月26日上午,记者拨打了杭州“12315”消费者赞扬告发电话,称在淘宝店铺“MISS EIA全球购”买到的商品与正品不符,商家也不能提供专柜代购凭证。客服人员受理了赞扬,表示将要求淘宝在10个任务日内给予回复。
 
12月28日晚,记者收到淘宝客服的电话回复,淘宝网收到了来自“12315”的赞扬告发,淘宝网以为被告发的店铺的确存在一定售假风险,正在对商品停止再次审查中,决议优先支持退款。
 
随后,记者收到了淘宝判决后果“维权定性爲卖家出售冒充商品”。
 
举证难招致网购消费者维权难
 
律师建议经过《电子商务法》明白电商平台“先行赔付”责任
 
据《2017中国反侵权冒充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国度工商总局展开网络市场监管专项举动,打击网络商标侵权、销售冒充假劣商品等守法行爲,共反省网站网店191.8个次,责令整改网站1.95万个次,查处案件1.34万件。浙江知识产权部门设立了全国独一的电子商务范畴专利执法维权协作调度中心,现场处置电商平台专利侵权赞扬案件8.8万起;断开、删除、封闭侵权链接5.5万个。
 
阿里巴巴发布的《2017年阿里巴巴知识产权维护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阿里自动删除的疑似侵权链接中,97%一上线即被秒杀; 95%的知识产权侵权赞扬在24小时被处置;在赞扬途径更疏通的状况下,知识产权侵权赞扬量下降42%;封闭了24万个淘宝疑似侵权店铺;向司法机关提供线索,帮助抓捕涉案人员1606名,摧毁窝点数1328个。
 
打击网络售假,各方不断外行动。但是消费者依旧反映维权难。
 
“消费者维权难,难在谁给出具鉴定后果。”上海新诤信知识产权效劳公司网络事业部经理崔洪海向记者表示:普通最无效的举证方式是品牌方出具的鉴定报告。但是,在理论中,简直极少有品牌方情愿爲消费者提供真假鉴定,由于品牌方无法确定鉴定后果的用处,同时他们也忙不过去爲每个消费者鉴定。
 
据阿里万象客服回复,消费者赞扬告发假货的无效根据有三种:一是卖家本人供认售假,二是品牌方鉴定假货证明,三是工商国度机构鉴定。
 
“大局部第三方鉴定机构只承受执法部门的鉴定委托,普通也不会给消费者提供鉴定。即便有些第三方机构可以爲消费者做鉴定,但从法律角度讲,他们出具的鉴定只能作爲参考。”崔洪海解释,由于在司法理论中,假如找不到权益人出具鉴定,司法机关才会委托第三方机构鉴定。第三方出具的报告不是真假鉴定报告,而是“不分歧”阐明,即阐明:被委托商品,与原始样品,存在不分歧的中央。
 
北京汇佳律师事务所律师邱宝昌表示,“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法针对当事人举证方面的一条规则,其原文是《民事诉讼法》第64条规则:“当事人对本人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 首先,消费者要证明和卖家有买卖关系,提供购置记载。然后要提供卖家售假的初步证据,比方规格不符等。
 
邱宝昌以为,商品的来源、有没有合格证、报关证等等,都属于消费者享有的知情权,不需求举证,假如卖家不能提供,就进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这种状况假如走诉讼顺序,法院判决普通会对卖家不利。但是诉讼工夫长,费用本钱高,不利于消费者维权。
 
邱宝昌建议,电商平台应该承当“先行赔付”责任。
 
目前,中国第一部电子商务范畴的综合法律《电子商务法(草案)》二审稿正在向全国地下征求意见。
 
平台是电子商务运营活动中“承上启下”的两头局部,二审稿第二章中专门针对电子商务平台运营者做出规则,绝对于一审稿,减轻了平台的责任。《电子商务法(二审稿)》第51条规则,消费者要求电子商务平台运营者承当先行赔偿责任的,适用《消费者权益维护法》的有关规则。
 
北京市潮阳律师事务所胡钢律师建议在电子商务法中明白“具有市场劣势位置的平台运营者该当承当先行赔付责任”。他强调“间接承当”,而非“不能提供平台内运营者的真实的称号、地址的”才承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