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旗下企业频给“老字号”抹黑 一年十上质量“黑榜”


发布时间: 2018年04月30日
创建于1699年的北京同仁堂(集团)无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的老字号,近几年其旗下企业多次因质量成绩上“黑榜”。
 
据中国网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一年,因各种质量成绩,同仁堂旗下企业10次被曝光,其中,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无限责任公司上“黑榜”次数高达7次。
 
记者致电同仁堂相关任务人员,其表示同仁堂对旗下企业会采取相应监管措施,活期爲子公司停止质量培训,同时外派人员保证商品质量合格。
 
旗下企业频频被曝质量不过关
 
据媒体报道,2017年国度食品药品监视管理总局共发布了22份不合格中药饮片名单,共触及362家企业的793批次商品。其中168家企业是多批次商品上“黑榜”。而中国网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仅去年一年,同仁堂旗下企业上“黑榜”次数高达10此,触及的企业辨别爲北京同仁堂银川药店无限公司、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无限公司、北京同仁堂安康药业(福州)无限公司和北京同仁堂重庆建新药店公司,被查出的不合格商品包括白矾、地龙、杜仲、炙甘草等。
 
其中,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无限公司去年一年7次因质量成绩被曝光。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无限公司与同仁堂之间是什麼关系?中国网财经记者致电同仁堂官网发布的热线电话,任务人员称,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无限责任公司从属于同仁堂集团旗下的二级集团——北京同仁堂药材参茸投资集团无限公司。她表示,有关北京同仁堂(亳州)饮片无限公司的相关状况需求联络北京同仁堂药材参茸投资集团。
 
记者随后致电北京同仁堂药材参茸投资集团无限公司,其任务人员表示,同仁堂对旗下企业会采取相应监管措施,活期爲子公司停止质量培训,同时外派人员保证商品质量合格。“每批药品消费后都会送检,出厂时的检测一定是合格的。假如在企业内的检测不合格,那麼这批药是不会投入市场的。”
 
关于药品经过企业外部检测却未经过相关质检部门检测的状况,这位任务人员表示,不合格药品不是在同仁堂(亳州)饮片无限公司消费厂里抽检出来的,而是在市场上抽检出来的。
 
“药品在药店或医院售卖时不是整包装售卖的,是分离出售的,一个药店或许医院会有很多供给商,其实不能确定抽检爲不合格的药终究是不是同仁堂(毫州)饮片无限公司消费的。”他表示,关于药品批发终端双方面宣称的抽检不合格药物是同仁堂(毫州)饮片无限公司消费的这一说法,同仁堂方面不好确认不合格药品确实切来源,所以无法追查。
 
材料显示,北京同仁堂(集团)无限责任公司是市政府受权运营国有资产的国有独资公司,旗下有6个子集团、5个子公司和3个院所组成。
 
标:大药企质量成绩屡被曝光
 
据中国网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去年不止同仁堂一家大药企质量成绩被曝光,哈药集团、华润医药集团、云南白药、吉林万通药业集团等一些名企也多次登上质量“黑榜”。
 
对此,第三方医药效劳平台麦斯康莱开创人史立臣表示,近日,随着国度食药监局《药品反省方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将来药企还想爲了降低本钱停止违规消费,不注重药质量量,将面临国度、省、市县和跨区域的多重多频次的反省。不守规矩的药企将无法生活。他表示,该反省方法一旦施行,将对我国的药质量量逐渐提升有很棒的保证,而且,专业的第三方机构也将衰亡。
 
注:局部被曝光质量不合格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