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低价背后有陷阱 银行按揭变融资租赁
发布时间:
2018年04月30日
消费者李女士在上海锦弘4S店看中西风流行F600汽车,总价接近11万元。她事先领取了3000元定金。两个月后,李女士到4S店提车时,却原告知用信誉卡领取,需额定领取0.6%的手续费。假如不领取手续费,她就没方法提车,而且定金也不退。无法之下,李女士只好交了这笔手续费。
李女士的遭遇只是《2017年十大汽车消费维权舆情热点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中的典型案例之一。这份由消费者网结合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讨院于明天发布的报告同时显示,汽车消费中还存在低价面前有圈套、银行按揭变融资租赁等几大坑。
价钱潜规则与低价骗局
去年7月,长春消费者孙先生在4S店购置一款售价爲26.2万元的越野车。销售人员提出,按揭购车只需25.17万元,按揭购车比全款还廉价。但要领取征询效劳费10560元、上户费2000元,一次性购置三年的保险费30000元。
孙先生计算后发现,按揭购车破费实践比全款购车还多,于是向4S店提出改爲全款购车,可4S店以存款手续曾经开端操持,无法改动销售方式爲由予以回绝。
对此,中消协专家委员会委员邱宝昌律师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4S店以按揭购车优惠吸引消费者,并且在消费者购车后巧立项目,捆绑销售其他商品和效劳,隐瞒实践按揭购车的破费,涉嫌虚伪宣传。此外,目前车辆保险都是一年一保,让消费者一次性购置三年的保险也不合理。
报告显示,消费者对汽车价钱方面的赞扬,次要集中在标价之外加价免费、强迫收取效劳费用等成绩。甚至有一般销售企业在卖车进程中存在强迫消费行爲,如强迫搭售保险、装饰,强迫上牌等。
“究其缘由,局部汽车销售企业爲了能多卖车,不惜抵消费者虚伪宣传,诱惑消费者受骗。”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孙颖说。
此外,报告还显示,低价面前存圈套。中国消法研讨会副秘书长、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讨院首席剖析师陈音江通知记者,销售商的低价骗人招数详细表现爲:商家先是在网上标出低价吸引消费者,然后以“对价费”“返油卡”“送装饰”等方式收取高额费用,签合同时疾速翻页,成心不让消费者看清合同就签字,最初返油卡要交钱,说好的收费送内饰也要交钱。
银行按揭变融资租赁
报告显示,目前汽车金融类赞扬次要有:一是局部运营者强迫消费者在购车时必需在本店购置保险,强迫存款买车的消费者交纳金融效劳费等;二是交纳续保押金或续保保证金,即汽车销售商规则车主在按揭还贷时期,每年必需在店内续保,否则押金不予退还;三是收取按揭手续费,如今许多运营者展开“零费率”车贷优惠活动,但“零费率”不等于零手续费,运营者售车时往往淡化两者的区别,招致购车纠纷;四是“以租代购”存在一言不合将车发出、一车多租、车辆来源不明以及租到事故车等成绩。
孙颖对记者表示,目前汽车销售范畴推出了零利率、免息、贴息等促销政策。但是,车贷面前存在隐性费用、超额月供等众多圈套,让消费者防不胜防。有的消费者本想以银行按揭的方式购置车辆,却在没有原告知的状况下,被汽车经销商办成了融资租赁业务。
据悉,融资租赁是国外普遍存在的一种“以租代购”的汽车销售方式,具有较爲复杂的法律关系,租期时期,消费者享有运用权,并分期领取租金,租期完毕后,消费者可以选择拥有该车一切权,也可以由商家发出其残值或许改换其他车型持续租赁运用。
“但局部商家以欺诈方式,宣称它的益处,让消费者签署融资租赁合同,以便逼迫消费者付出远高于银行利息的租金。‘以租代购’形式在我国还处于开展阶段,由于缺乏行业原则,亦没有法律法规约束引导,局部商家应用破绽牟利,招致屡有消费者被骗等状况呈现。”孙颖说。
维权往往面临“三难”
此外,报告还显示,汽车售后效劳成绩也不少。详细表现爲:颐养效劳不通明、汽车维修乱免费、配件价钱不通明、配件只换不修及过度颐养、小病大修等。关于汽车销售后呈现的成绩,有的经销商找各种理由敷衍推诿,不严厉执行“三包”规则;有的经销商对销售后的车辆真实的毛病缘由避而不谈,成心夸张成绩获取更多利润;有的售后维修人员技术水准不高,屡次维修找不到毛病的真正缘由,招致车辆屡修不好。
汽车消费的“坑”不少,但北京市消协赞扬与社会监视部主任陈凤翔对记者表示,消费者与4S店或消费厂家发作纠纷时,常常会遇到举证难、鉴定难、索赔难的“三难”成绩。
陈凤翔剖析以为,目前汽车消费维权难的次要缘由爲:一是消费者与商家之间信息不对称;二是汽车鉴定机构比拟少,鉴定费用较高,且鉴定后果短期不能确认;三是局部商家给予消费者诸多行动承诺,一旦呈现成绩,消费者因短少书面证据很难维权。
“过来一年,国度有关部门对汽车消费维权成绩很注重,经过制定汽车管理方法、展开汽车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增强汽车消费宣传教育等手腕,在保证消费者权益方面获得了较好成效。但目前汽车消费维权成绩依然突出。”陈音江说。
陈音江建议,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有关汽车消费方面的法律法规,细化有关汽车技术规范与标准;尽快构成多部门联动监管合力,对汽车消费范畴的守法行爲加大处分力度;增强专项检测和专门检测,依法爲消费者提供鉴定、检测效劳。
他同时建议消费者,去正轨4S店购车或颐养维修,不随意听信销售人员的行动承诺;提车前细心检查车辆外表状况,并仔细签署正式的汽车销售合同。